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12月22日,青稞酒的龍頭公司青青稞酒在深交所上市。資料顯示,該公司總股本45000萬股,上市當天的流通股是4800萬股,也就是説,該公司新股上市當天,僅10.67%的股份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流通,其餘接近90%的股份被限售。
面對這樣一家成長性和業績都不錯的上市公司,筆者卻感覺到一種發自內心的悲哀。這就是國內股改成功的標誌嗎?用十分之一多一點的流通股給整個公司定價,這種人為改變市場供給的做法極其變態,毫不誇張地説,這是對全體投資者的一種殘酷屠殺。按照市場化的定價理論,股票籌碼的供給和股票價格的高低有非常密切的關係。試想一下,如果青青稞酒一上市就全部流通,或者按照國際成熟市場的做法,限售股被允許三個月到六個月全流通,青青稞酒還會在發行過程中被定價為每股16元嗎?新股上市當天還會照樣高開到20元,並被投資者追捧到換手率超過90%嗎?現行的上市制度,其實不僅屠殺了股民,連證券市場的未來都給禍害了。
國內股市不乏高成長的好公司,無論是曾經的金風科技,還是大名鼎鼎的永輝超市,加上新上市的青青稞酒,但這些公司在上市前夜都瘋狂地送配,送配比例甚至達到每股送十股,股本在上市之前高速擴張。誰都明白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包括大股東在內的限售股股東持股成本被大大降低。降低成本還不夠,上市時還要用最多四分之一的流通股為全公司的股份定價,這種定價方式是一種人為提高股價的制度。一方面降低成本,一方面提高定價,這種清晰的保護上市公司限售股股東利益的做法令人髮指。
上市前的瘋狂擴張和上市過程中的提價,讓上市公司把上市作為公司發展理想的終點,上市就是為了套現;為了套現,很多上市公司高管“閃電辭職”,雅本化學、豐林集團等公司高管甚至在公司上市3到6個交易日就辭職。如果各種有利於限售股高價賣股的制度得不到徹底改變,那麼證券市場就只能是公司高管的提款機和股民財富絞肉機。
解鈴還須繫鈴人,改革新股發行辦法,實施註冊制發行,縮短限售股限售期,對限售股徵收資本利得稅……這些措施都是能夠起到立竿見影效果的措施,關鍵還得看管理層是不是揣著明白裝糊塗。請停止對投資者的掠奪和搶劫,對那些已經無肉可割的投資者多一分憐憫和呵護吧。這些來自股民的心聲,管理層聽得到嗎?
□李允峰(山東高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