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紫砂壺的收藏意識和收藏定位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3日 11: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紫砂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日本人奧玄寶在《茗壺圖錄》中説:“壺或有無款而優於有款者,然無款而良者不及有款而良者,近人往往愛無款者,無他,慮有款之真偽難辨也!”意思是,壺有有款和無款之別,而有款的假壺讓人防不勝防,真假難辨,那麼就不如更愛無款但工藝好的茶壺。這種人的著眼點,首先是茶壺本身的好壞,而不是迷信所謂的名款。因此,有識者説:“有款求其真,無款求其善。”這十個字,是藏壺、賞壺的要旨。試舉幾個例子:

  上海某機關一退休老職工,花了幾萬元的積蓄買了幾大箱紫砂器,全是時大彬、李仲芳、徐友泉、顧景舟、徐漢棠、周桂珍的名作,有壺有茶葉罐,做舊做假,都有幾分古樣。2001年夏天,拿來請求鑒定,打開包裹不用細看就知全是假貨。老職工花了冤枉錢。他的收藏帶有盲目性,沒有在“求其真”上下功夫,而一味照著書上看到的名字名字收購作品。

  台灣著名藝人淩峰對紫砂工藝實物感興趣,他碰到認為有口味有興趣的茶壺及雜件就會買,當時並不知曉名人的作品;我們訪問台灣到他家去玩,發現他的藏品百分之八十恰恰是名人如王寅春、王石耕等人的東西。淩峰的經驗是“求其善”的結果。

  從某種角度説,“求真”、“求善”,是收藏、賞玩紫砂壺的兩條最重要的意識。不論在市場上淘寶、撿漏,還是與人交易,所要掌握的無非就這兩條。要做到這兩條,不能光靠運氣,而是要有豐富的知識和一定的審美能力,而這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在實踐中累積經驗。

  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和浮躁的世相,助長了人們急功近利的心態。很多人給我們來信説,我家有陳鳴遠、時大彬的東西,孩子要出國想出手,忍痛割愛同,轉讓變賣,甚至還可以公成,等等。這種心理,反映了一種“一夜暴富”的慾望。這種想法,雖沒有可指責之處,但與收藏宗旨有違。有沒有淘寶驟然發財的例子,不能説沒有,但可以肯定地説,多年來紫砂名聲在外,在利益驅動下,紫砂覓寶者已在城鎮鄉村的可藏之處輪番收訪,幾乎搜尋殆遍,時到今日,靠天上掉陷餅的僥倖來作為收藏的出發點是不可取了。

  收藏是因為愛好,是為了陶冶性情。它可以是對器型的著迷,可以是對工藝感興趣,可以是對裝飾的愛好,也可以是對名人的追星,愛屋及烏,統統這些,都要端正心態,靠眼力、財力、時間去實現自己的追求。

  因此要多讀書,多了解紫砂陶的文化史,發展史,以及具體歷史時期的原料(礦土)、成型工藝、裝飾、燒成的特點。不了解歷史就無法進行斷代,不了解工藝的特點就無法掌握作品真偽的具體細節。關於紫砂陶的文字記載,從明季以來不能算多,這些珍貴的記錄以及相關的圖片,是我們鑒定、考證的重要依據之一。但這些前人記載的資料顯然不夠,對於器型的特徵,即使是同一個物體,每個人出於自己的理性和感性認識的不同,其描述都各不相同,有的在敘述中還摻入了大量的想象,也不乏誇張之處,這些都會影響後人的真偽判斷。特別是這幾年,有一些人把自己的假貨贗品編印成精美的畫冊,倍加稱頌,暗示價值,標出具有幾個星的升值空間,以此混淆視聽,騙取信任,以達到投放市場後的經濟目的。也有人造了一批高檔假貨在大博物館巡迴展出,上電視造輿論,並印製精美宣傳品廣為散發,放言每把壺的價值在幾十萬元以上,以為後拍賣作鋪墊。如此等等。

  因此,除讀書學習外,若有條件,還要多與紫砂圈內的人接觸,盡可能地多觀摩作品,多看多比較,“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沒有對作品的反復比較,沒有深入的研究,是無法對作品作出準確的鑒定的。沒有見到過顧景舟的茶壺真品,怎麼會識別出假的呢?當然,每個收藏者,都希望自己的藏品能保值、增值,但這些都是以自己的藏品是真品、善品為前提的。

  要確立精品意識。不管是古代還是近現代,精品總是較常品稀有,價值珍貴。大路貨不在收藏談論之列,當然古代的大路貨流傳到今天也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但也不可能與同時期的精品相比,就像瓷器的官窯器與民窯器的差別。今天,紫砂生産遠不是舊日生産力低下的時代,僅20世紀七八十年代宜興紫砂工藝廠,每年動輒隅品百萬件以上,絕大部分是大路貨,其中細貨的數量也相當驚人。面對這麼多的出品,收藏家如果沒有精品意識,恐怕收藏不過來,也無法做到保值、增值。就目前情況來説,所謂精品,就是有一定工藝職稱的藝人的作品和名家的作品,及全手工的作品,或大半手工的産品,而絕非是成批量生産的實用之類的産品。只有精品,才有品賞的永恒價值,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才能經得住大眾眼光的挑剔,才有可能保值、增值。

  對於從事紫砂收藏的人來説,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同,其收藏定位也應不同,一句話:要量力而行。財力和其他條件充允許的,可以專以名家作品為收藏對象,非精品、名家之作不收;也可以分門別類地做專題收藏,如專收圓器、方器或筋囊器,專收民國時期的出品,專收陳嗚遠的,專收顧景舟的,專收陳曼生的,專收當代名家的……這些都要視財力和自己擁有的收藏途徑而定。

  對投資紫砂的人來説,眼光也是一條重要的“生財之道”。與年長的紫砂名家相比,年輕的好手,有發展前途的年輕一代,其造型能力和制壺水平在不斷提高,而其價位相對比較低,作品的升值空間往往更大,一旦吃準,便不妨作為投資對象。這中間,自主的判斷能力非常重要不可盲目跟風,輕信利用報刊、雜誌、電視等傳媒進行自我包裝和吹噓的泡沫形象,以免被導而上當。

  到市場去淘寶,或做紫砂生意,低價買進高價賣出,也必以眼力(知識),加上同時熟悉紫砂行情取勝,不可能靠坑蒙拐騙發大財,也不可能指望天天拴到漏、拾到寶。一般來説,做紫砂生意的成績好壞,也與他們對紫砂的辨真識偽能力有關。

  另外,也需要提醒的是,收藏者不管出於什麼目的,對其收藏品都要講究保管,因為紫砂陶如同瓷器一樣同,稍有不慎就會破損,那就會大大影響藏品的價值。清代出現包錫、鑲玉的茶壺,就是因為部件受損所採取的補救措施;儘管亡羊補牢,但其價值也大打折扣。

熱詞:

  • 陳鳴遠
  • 紫砂壺
  • 求其真
  • 求真
  • 求善
  • 淘寶
  • 一夜暴富
  • 紫砂陶
  • 藝人
  • 茗壺圖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