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我國中産階層規模有多大?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3日 07: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等收入者,通常被稱為中産階層,是指處於富人與窮人之間的群體。目前中國到底有多少人屬於中産階層,因為缺乏社會公認的標準,誰也説不清。一般而言,中等收入者是消費主體,但這些年來,我國中等收入群體增長緩慢,相當程度上制約了消費的有效擴大。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放在突出的位置,正切中了當下社會治理與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點。

  有學術機構測算,若以收入等組合標準來測算,我國的中等收入群體約為2.4億人,約佔23%;若以每人每天消費10-100美元為標準,我國中等收入群體只有1.5億-1.6億人,約佔12%。此前財政部則稱,個稅起徵點上調到3500元之後,納稅人數由約8400萬人減至約2400萬人。而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有相當一批中等收入者在老人贍養、子女教育、高房貸等壓力下,淪為“偽中産”。

  此前,歐睿信息諮詢公司的一個研究報告稱,到2020年,中國中産階層人數將到達7億,年收入可達8萬元,為此很多人發出這樣的驚呼:“我們被中産了。”很多國人之所以感覺到自己“被中産”,原因有很多。比如,在房價泡沫四溢的今天,一個連一套房子都沒有、居無定所的人肯定是難以稱得上中産的。而有些有幸被劃入中産的人儘管有自己名下的房産,卻背上了鉅額的債務,像這樣屬於“負資産”的人也不是名副其實的中産階層。

  對於中産的定義,儘管中外國情有別,但也不應和公認的中産概念差別太大。如果隨便都能背上“中産”的名聲,不但難以讓人相信,還會帶來負面影響。換句話説,如果通過有失科學合理的劃分方法人為誇大中産階層的數量,就會不利於國家與政府更為積極地出臺各項幫扶中産階層發展的政策與舉措,也不利於政府通過更為有力的調控措施防範通貨膨脹,最終不利於中産階層的不斷發展和壯大。

  中産階層的不斷擴大,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如果一個社會的結構呈現出橄欖形結構,即富人、窮人都是少數,中産階層佔據主流,那麼,這個社會就會變得穩定、務實,充滿理性,從而有利於建設符合大多數人利益的公平、公正的政治制度與經濟制度。因此,國家通過政策措施扶持中産階層發展,不斷擴大中産階層數量,使社會呈現出以中産階層為主體的橄欖形結構,實為當務之急。因此,我們要勇於面對絕大多數老百姓並不富裕的國情,堅持不懈地抓好扶貧濟困,通過不斷提高低收入者的水平來發展和壯大中産階層。

熱詞:

  • 中産
  • 中等收入群體
  • 負資産
  • 一線城市
  • 通貨膨脹
  • 經濟結構調整
  • 房産
  • 中央經濟
  • 中等收入者比重
  • 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