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1年歐債風暴席捲歐洲,評級機構對歐元區成員國主權信用評級的警報長鳴,降級之風在年底愈加猛烈,被警告和降級的對象已由希臘等外圍成員國步步逼近歐元區“心臟”。歐債危機的迅猛蔓延對歐洲實體經濟復蘇造成嚴重拖累,多家機構預計,2012年歐元區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放緩,甚至重返衰退。
為避免歐元體系崩潰,2011年歐盟乃至二十國集團(G20)成員國領導人頻繁會晤,謀求危機應對之策。歐盟27國中除英國外的26國最終同意締結政府間財政政策新條約,但市場對新約仍存質疑。
1999年,當歐元作為第一個超主權貨幣誕生時,曾被盛讚為凝聚了歐洲大陸千年曆史的光榮與夢想。到了2012年,歐盟為應對歐債危機所進行的歐元保衛戰勢將左右歐洲乃至全球經濟命運。一方面,財政新約已為歐元區未來發展指明方向,歐元區向財政聯盟邁進的道路不可逆轉。如果歐元區在經歷痛苦的改革、整合和博弈後,向著財政統一、經濟融合的大方向邁進,則有望徹底根治歐債危機,並在此過程中實現精英化蛻變;另一方面,假如歐債危機繼續惡化,歐洲恐將迎來“失去的十年”,並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頭號殺手”。
歐元區恐迎來“失去的十年”
截至12月底,歐元區成員國主權信用、歐洲金融穩定工具(EFSF)、歐洲銀行業系列評級以及歐盟評級基本已被三大評級機構“一網打盡”,假如歐債危機繼續得不到遏制,2012年第一季度,歐洲將面臨大面積降級風險,這勢必加劇歐債危機對歐洲市場和經濟的負面影響。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警告,主權債務危機、經濟增長緩慢和銀行業資金匱乏三座大山壓頂,2012年歐元區經濟將駛入“非常危險”的一年。
據市場研究機構Markit Economics最新數據,歐元區11月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為47.5,連續第三個月萎縮;歐元區11月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終值為47.0,不及預期值47.2。數據進一步證明,歐元區經濟萎縮的風險加劇。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克裏斯 威廉姆森認為,歐元區第四季度經濟將萎縮約0.6%。其中,意大利經濟下滑情況可能最為嚴重,第四季度國內生産總值(GDP)將下滑1%。法國GDP可能下降0.5%,德國經濟今後幾個月也可能下滑。
美銀美林首席經濟學家哈里斯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明年歐洲有50%的幾率陷入輕度衰退,陷入2%以上嚴重衰退的幾率高達40%。高盛預計,2012年歐元區經濟將下滑0.8%。高盛全球經濟、商品和策略研究高級分析師凱文 戴利認為,隨著歲末年初可能發生的經濟衰退,歐元區將陷入長期的經濟疲軟期,自2009年起,歐元區恐將經歷“失去的十年”。
救助機制欲挽狂瀾
歐盟27國中除英國外的26國最終同意締結政府間財政政策新條約,新協議主要將包含以下內容:將政府預算平衡寫入成員國憲法,歐洲法院有權監督和裁決各國對預算規則的執行情況;進入“超額赤字程序”的成員國須自願接受歐盟委員會和歐盟理事會的制裁;成員國超過歐盟委員會設定的3%的赤字上限,將自動進入制裁程序;債務比率超過60%的國家,須依據財政新規制定債務削減指標。
此外,此次締約峰會決定強化歐債危機救助工具。具體而言,歐盟將迅速對歐洲金融穩定工具(EFSF)進行杠桿化操作;在2012年7月前啟動歐洲穩定機制(ESM),EFSF將繼續發揮作用,直到2013年中;確保EFSF/ESM的總有效放貸能力維持在5000億歐元,並在2012年3月重新評估這一規模是否適當;在10日內確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供最多2000億歐元雙邊貸款,以確保IMF擁有充足資源應對危機。
財政新約雖被視為歐洲國家朝向財政聯盟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但市場對新約的參與國、資金來源等諸多關鍵問題仍存質疑。
首先,歐盟27國並未就修改歐盟條約達成統一,由於英國反對,剩餘26國被迫另立新約。這反映出歐盟內部對危機應對措施的尖銳矛盾,以及推動財政統一的政治難度。此外,歐盟各國並未簽署任何書面文件,僅對締結財政新約達成口頭一致,最終能有多少國家參加猶未可知。其次,歐盟決定,EFSF和ESM總貸款規模達5000億歐元,另向IMF增資2000億歐元以應對危機。擺在眼前的現實問題是:錢從哪來?歐盟峰會也未就各國確切的出資額達成一致。第三,歐洲央行被視為歐元區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市場希望在歐盟締結財政新約後,歐央行能加大債券購買力度。然而該行行長德拉吉告誡市場不要妄自揣測央行會否擴大購債規模。第四,歐盟峰會沒能出臺解決經濟增長滯緩的方案。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中外專家普遍認為,歐元區的核心問題是經濟增長乏力,只有經濟恢復增長,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眼前危機和未來潛在危機。
哈里斯和紅杉資本首席投資官埃裏克 烏平均認為,假如歐盟繼續拿不出徹底解決方案,將嚴重侵蝕市場信心。此外,多國財政緊縮政策開始實施,銀行信貸一步步收緊,歐洲經濟可能走向嚴重的衰退。歐洲需要加大刺激政策出臺的速度和力度,歐洲央行必須更加強力地介入到對抗歐債危機的第一線。
愛爾蘭經濟學家、都柏林大學奎恩商學院教授卡赫 布魯哈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歐元區不儘快解決歐債危機,歐洲經濟增長將受到嚴重影響。不過,歐元崩潰的説法並不成立,“我們已不可能退回到使用其他貨幣的時代,這是不現實的”。
財政聯盟大勢所趨
儘管歐盟未能以修改條約的徹底方式實現更為緊密的財政聯盟,但以德國和法國為代表的歐元區核心成員國反復強調,歐洲向財政聯盟邁進的道路不能改變。
分析人士認為,在德法等國的大力倡導下,2012年歐元區在經歷痛苦的改革、整合和博弈後,將向著財政統一、經濟融合的大方向邁進;另一方面,不排除歐元區外圍成員國發生主權違約、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性。在此過程中,歐元區有望實現精英化蛻變。
首先,歐盟財政新約已為歐元區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即統一財政政策,加強經濟融合。這是根治歐元貨幣體系與生俱來的弊病、徹底解決歐債危機的唯一選擇。然而統一財政將涉及複雜浩繁的工作,將是一個馬拉松式的進程,但歐元區核心成員國謀求統一財政聯盟的堅決立場將難以撼動。
其次,希臘等歐元區外圍成員國國內被嚴苛的財政緊縮扼緊咽喉,對外背負鉅額債務,經濟前景黯淡,同時被融資市場排斥在外,實已難覓“起死回生”靈藥,與核心成員國經濟實力的差距日益擴大,難以跟上歐元區整體發展的步伐,退出歐元區不是沒有可能。歐元區在統一財政政策的同時,也必將嚴格加入歐元區的條件,並強化對違反財政紀律成員國的懲罰措施,並設置成員國退出機制,從而使歐元體系更加完善。(記者 陳聽雨)
歐債危機恐惡化 歐洲復蘇路阻且長
當前,整個歐元區已陷入一場信心危機,從危機現狀和金融市場走勢判斷,在未來幾週或幾個月中,這場危機恐將繼續惡化。如今,人們對導致歐債危機爆發的原因已有了越來越明晰的認識,但對於如何解決危機仍然束手無策。我們認為,假如歐元區成員國不能實施協調互補的經濟政策,將降低各國政策的可信度,歐元區將在中期經歷更加緩慢和艱難的經濟復蘇過程。
主權債務和銀行業風險互相侵染
從1999年成立至今,歐元區由最初的11個成員國發展至17個成員國。在此期間,歐元體系發行的主權債券數額直線上升,但歐元區成員國的生産力、主權信用、財政可持續性以及歐元區整體的財政政策統一性並未相應提高。
通過債務和非債務融資,歐元區成員國政府積累了鉅額的財政赤字。其中,大部分債務被銀行持有。而包括歐洲央行在內的市場參與者對歐元區金融領域的系統性風險發現得太晚。這也是愛爾蘭、西班牙和歐元區其他成員國房地産市場泡沫破滅的主要原因。
2008年金融危機改變了債權人對系統性風險的認知,但市場對歐元區成員國競爭力之間日益擴大的鴻溝仍然熟視無睹。在歐債危機爆發前,市場普遍視希臘、葡萄牙等國的國債信用等同於AAA級別的德國國債。
不僅如此,主權債務風險和銀行業風險之間存在互相侵染的關係。主權債務風險可以加劇銀行業系統性風險,而銀行業風險又會擴大主權債務風險。大型銀行倒閉可能導致一國經濟混亂和金融系統信心崩盤,從而成為主權債務危機的誘發因素;而當銀行持有大量主權債券時,主權債務風險將削弱銀行系統的償付能力,兩方面因素形成惡性循環。
總體而言,歐元區的風險包括:首先,存在多家系統性重要銀行,它們持有大量政府債券,且主要依賴金融市場融資;其次,歐元區17國採用統一貨幣政策,各國卻在主權信用、財政狀況和經濟政策等各方面情況迥異。我相信,在歐元區經濟和金融市場遭遇外部突然“襲擊”時,上述特點將使歐元區的弱點更加凸顯。
當然,並非歐元區所有成員國都受到相同程度的影響。總體而言,背負高額外債或存在大量外部融資需求的國家將在危機中受到更大傷害。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相比在國內市場融資,銀行在國際市場的短期融資將更易受到危機波及。目前,歐元區銀行大多已無法承受高企的市場融資成本,而是轉而依賴歐洲央行再融資操作提供的支持。
歐元區需加強政策協調
為恢復外部市場信心,歐元區成員國需要延長財政緊縮政策實施的時間。一旦歐元區銀行選擇重返市場融資,作為緩衝,歐洲央行還應將再融資操作維持一段時間。
歐元區恢復經濟再平衡可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其中一個重要的途徑是統一財政政策。通過此舉,歐元區可以增強成員國間的跨境轉移支付,緩解各國由於經濟實力不均衡而對經濟發展産生的負面影響。
此外,可提高薪酬靈活性和勞動力流動性,以此幫助歐元區弱國恢復經濟競爭力。以正處於經濟調整期的愛爾蘭為例,自2008年以來,該國勞動力成本下滑了11%,這一比率較歐元區其他成員國高出很多。勞動力市場改革的目的是,加快名義和實際薪酬調整速度,鼓勵成員國間貿易往來,並降低失業問題帶來的社會和經濟成本。
與此同時,歐元區成員國還應採取措施提高生産力、擴大內需。這一點尤為重要。首先,此舉將幫助歐元區高負債成員國加速恢復債務平衡;其次,這還有利於高負債國獲得更多來自核心成員國和歐元區整體的政治支持,並重塑市場信心。
市場針對歐洲央行在解決歐債危機中發揮的作用存在分歧。我認為,歐洲央行已陷入兩難困境:鋻於自身職責、法律限制以及金融風險,歐洲央行並不情願向歐元區成員國及銀行系統提供金融支持。然而,假如歐洲央行放任歐元區成員國國債收益率激增,歐元區大部分國家將不可避免地在2012年發生經濟衰退和通貨緊縮。由此可見,歐元區統一的貨幣政策與各成員國本國的經濟政策間應加強協調性,這就需要在歐盟層面進行政治努力。
歐元區當前正面臨著關鍵時刻。嚴峻的危機增加了越來越多的歐元區成員國經濟衰退以及主權評級遭到下調的風險。必須指出的是,這種風險短期內不可能迅速降低。歐元區各方的政治分歧仍在為迅速解決危機造成障礙。(作者係標準普爾董事總經理、全球主權政府和國際公共産業評級主管 大衛 比爾斯)
歐洲經濟短期缺乏活力歐元區不會解體
訪法國法興銀行首席執行官吳棣言
法國法興銀行首席執行官吳棣言(Frederic Oudea)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歐債危機對全球經濟會産生長遠影響,歐元區不會崩潰或解體,但歐洲經濟在短期內將缺乏活力。由於有比較大的零售業務,歐洲大型銀行面對歐債危機總的來説問題不大,但未來將進行“去杠桿化”,部分小型銀行則有可能需要在市場進行融資。
歐元區不會解體
中國證券報:歐債危機對歐洲及全球經濟會有什麼影響?你對歐洲及全球經濟未來的總體看法是什麼?
吳棣言:歐洲債務危機的不確定性使市場失去信心,企業拖延投資,削減成本。銀行業收緊信貸,導致企業融資成本上升。我預計歐洲2012年國內生産總值(GDP)的增速將小于1%。
如果歐洲經濟疲軟,將導致需求下降,並拖累全球經濟,對美國和新興經濟體都有影響。與此同時,美國也有自己的問題,明年將是美國的總統選舉年,財政和稅收政策都存在不確定性,房地産市場也將持續低迷。
但從目前來看,市場投資者信心比幾個月前好了很多。市場也在等待歐洲決策者出臺更全面的解決方案,或者是有明確的解決步驟。
中國證券報:歐洲債務危機是否會導致歐元區解體?
吳棣言:我認為,從政治的角度看歐元區不會崩潰或解體,我們不要低估政府層面對歐元區做出的種種承諾。歐元區作為一個統一的貨幣體系,增強了歐洲的競爭力,對各成員國經濟是有益的。從政治方面來説,歐元區將更大發揮歐洲的政治影響力。
今年夏天,歐債危機從希臘開始,此後擴散到了意大利。過去幾週,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都受到了影響。歐元區作為一個整體,需要共同面對這些問題。法國和德國近來就危機的解決進行了深入交流,歐元區需要一個更加統一的經濟和財政措施。可以看到,希臘新政府上臺後,正著手採取一攬子緊縮政策。其中,私營部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歐債危機不會在幾週內就解決,歐洲經濟恢復需要時間,歐洲經濟在短期內可能將缺乏活力。
歐銀行業將面對高監管要求
中國證券報:法興銀行目前在希臘、愛爾蘭、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五國的主權債務風險敞口有多少?這些國家的主權債務對歐洲銀行業會造成多大的影響?歐洲銀行業未來是否需要大規模融資?
吳棣言:截至今年9月底,法興銀行持有34億歐元上述五國的債務,其中有6.6億歐元為希臘國債,這個規模對法興銀行的影響不大。零售客戶並沒有失去對法興銀行的信心,存款仍然保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其他的歐洲大型銀行,由於都有比較大的零售業務,同時歐洲央行將提供有抵押的融資,總的來説問題不大。各銀行正在對業務進行調整,我們也在對資産負債表去杠桿化,比如將盈利留存、出售一些貸款、加強零售業務等。由於擔心歐債危機,歐洲市場上的美元資金在減少,歐洲銀行會減少一些美元業務,包括航運業和船運的融資,這些業務主要是用美元操作的。
歐洲銀行業正面對更加高的監管要求,巴塞爾協議III對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和流動性都有很高的要求,銀行業要在未來2年內達標。其中,在2012年6月前歐洲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要達到9%以上。未來部分的小型歐洲銀行可能需進行融資。
中國證券報:未來全球經濟的增長點和機會在哪?
吳棣言:未來3年,從全球經濟來看,發達國家的經濟將會相對疲軟。亞洲、南美和非洲都會有比較快的增長。我們看好中國的經濟前景,今年是法興銀行進入中國30週年,未來我們將繼續拓展中國的銀行業務,包括商業和個人銀行,私人銀行,企業和投資銀行,如企業融資和並購等業務。(記者 黃繼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