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讓社會保障覆蓋所有就業者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2日 09: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時代週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12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促進就業規劃(2011-2015年)》,明確了“十二五”期間就業方面的工作目標:將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500萬人,農業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40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社會保障制度覆蓋所有勞動者。其中,社保制度覆蓋所有勞動者,亦即社會就業者100%享有社會保障這一目標,是“十二五”規劃中,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指導方針在施政中的具體體現,是一個可供量化的切實的工作目標,同時也是一個面臨嚴峻挑戰的艱巨任務。

  享有社會保障,是現代社會中,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完善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文明程度和公平正義的標誌,也是社會健康發展及安全和穩定的基石。然而,在長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施政方針下,一味追求GDP,過度重視效率優先等片面的價值取向,扭曲了社會保障制度體現社會公平正義本質,並導致我國社會保障體系起步晚,基本保障制度覆蓋面窄,用於社會保障的長期資金平衡,以及基金保值增值壓力巨大,統籌層次低,制度間的銜接不暢等弊端和問題。特別是在現有政府、企業及個人分擔的社會保險金繳納和管理體制下,作為保障的主體個人勢單力薄,難以行使和伸張法律賦予的權利,維護自身在社保體現中應有的利益。這正是社會保障制度全面覆蓋勞動者這一工作目標的難點所在,也可視為將其列為“十二五”期間《促進就業者計劃》的緣由。

  被列入國務院常務會議成為議題乃至工作目標,正是社會保障制度覆蓋所有勞動者的重要程度和艱巨性的雙重呈現。這一工作目標,既是“十二五”規劃中社會保障體制全民面覆的起點之一,也是十八大五中全會提出堅持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另一方面,這一工作目標還是一項具體而針對性明確的施政措施,立足於現有社會保障制度和政策在實施過程中諸多不盡如人意的現實情況。

  社會保障制度和政策在實施過程中被扭曲和濫用的現象並不罕見。一個明顯的例子是,近日有媒體揭露,位於廣東省中山市東鳳鎮的美的環境電器製造有限公司,擁有約萬名員工,是全球最大的環境電器製造基地,也是當地的納稅大戶,卻也是一個“欠保大戶”,企業為職工繳保比例竟不足四成。究其原因,當地政府竟然將職工的社保福利作為“優惠政策”贈送給企業;而企業則因此每年“節省”社保支出高達近千萬元。根據東鳳鎮勞動部門提供的數據,該鎮有外來工近5萬人,參保人數3萬多,未參保員工竟主要都是來自中山美的公司。

  這一實例,除揭示了許多地方政府和企業,法律和社會責任意識淡漠,唯利是圖以至於不惜盜用和出賣勞動利益,還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和推行的一些深層次阻力和障礙,戶籍等配套制度改革的滯後,面向公眾的社保知識的教育、推廣和普及的缺位,這些基於制度分割、部門分割、地區分割格局智商的弊端,損害了社會保障制度的完整性與系統性。監管體制中的職責紊亂,損害了社會保險制度的健康運行與可持續發展。財政責任的模糊,阻礙著社會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社保制度覆蓋所有勞動者的難點,在就業渠道多元化方面也將面臨挑戰,非全日制就業、季節性就業、兼職就業、家庭就業等多種就業形式不斷出現,靈活就業群體的數量和比例呈上升趨勢,使得勞動關係、就業崗位、工作時間、工資收入等因素的不確定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以穩定就業群體為對象、以用人單位為依託的傳統的社會保障制度設計思路,面臨多元就業形勢的挑戰和考驗。

  從最基本的層面看,“十二五”期間,要順利達成社會保障制度全面覆蓋勞動者的工作目標,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是,亟待許多地方政府以及企業迅速更新觀念,充分理解和正確把握社會保障制度在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縮小貧富差距,營造和諧社會氛圍、建設良性的市場生態以及健康的人力資源環境方面的重要作用,並在此基礎上,加強法治觀念和能力建設,切實履行社會責任,以人為本、以民生為務,尊重勞動者及其權益,摒棄普遍存在的漠視社會保障制度賦予勞動者的權益的思維定勢。具體到上述實例,則必須及時整治和清除時有發生的盤剝勞動者,侵犯社會保障體制賦予勞動者的權益以積累政績和逐利的惡劣行徑。

熱詞:

  • 社會保障體制
  • 社會保障制度改革
  • 社會保障體系
  • 十二五
  • 勞動者
  • 優惠政策
  • 促進就業規劃(2011-2015年)
  • 社保制度
  • 促進就業者計劃
  • 電器製造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