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2011:銀行理財穩中求勝 摒棄浮躁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1日 13: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聞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2011年的銀行理財市場相對其它市場還算風光,在股市、樓市、收藏品等眾多市場表現不盡人意的同時,銀行理財摒棄了此前的浮躁,憑藉其穩健的收益率贏得投資者的芳心。人民幣理財産品大擴容的同時收益率也明顯提高,澳元成為外幣理財的主打産品,QDII産品仍是跟隨海外市場隨波逐流。

  人民幣理財:量增價漲

  2011年銀行人民幣理財産品再度大爆發,據財匯資訊不完全統計,截至昨日,今年各家銀行發行人民幣理財産品已達20246隻,而去年全年,各家銀行發行人民幣理財産品只有11472隻,今年産品發行數量幾乎翻倍。

  在量增的基礎上,産品價格(收益率)也隨著三次加息而水漲船高。據統計,截至昨日,今年發行的信貸資産類人民幣理財産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27%,債券貨幣市場類産品為4.24%,票據類産品為4.19%,債券貨幣市場類産品為3.87%,綜合類産品為4.5%,其它類産品為5.02%。整體來看,人民幣理財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52%,遠高於1年期定存利率。

  從今年以來到期人民幣理財産品收益的表現來看,債券市場類産品共有377隻公佈到期收益,其中2隻産品超出預期收益,1隻産品不及預期收益,其餘産品符合預期收益;105隻票據類産品公佈到期收益,1隻産品不及預期收益;211隻信貸類産品公佈到期收益,26隻産品超出預期收益,沒有不及預期收益的産品;377隻債券貨幣市場類産品公佈到期收益,2隻産品超出預期收益,1隻産品不及預期收益;70隻結構性産品公佈到期收益,沒有超出預期收益的,卻有18隻不及預期收益。可見,除了結構性理財産品,其它産品還是相當靠譜的。

  今年也可以説是理財産品監管年,銀監會多次發文,先是要求商業銀行在2011年底前將銀信理財合作業務表外資産轉入表內,再是規範理財資産池,接著叫停超短期理財産品,經過銀監會出臺的一系列嚴厲措施,銀行理財市場的風險也越來越小。

  外幣理財:澳元産品領風騷

  2011年的外幣理財市場波瀾不驚。從發行數量上來看,今年截至12月20日,共有2298隻外幣理財産品發行,只比去年全年的2101隻多出197隻,增幅不到10%。

  不過,外幣理財産品的收益率確是可圈可點。外幣理財産品主要有兩大陣營,一類是以債券、票據為代表的穩健型外幣産品,另一類是外資銀行的主打産品結構性理財産品。穩健型理財産品中,澳元産品的預期收益率讓多數人民幣産品自愧不如。以票據類澳元産品為例,期限在1-3個月(含)的澳元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05%-8.3%,期限在3-6個月(含)的澳元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5%-8.25%,期限在6-12個月(含)的澳元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8.15%-9.6%。由於澳元屬於商品貨幣,匯率上佔據一定的優勢,再加上産品預期收益率較高,頗受投資者追捧。

  外幣理財産品中的結構性産品爭議頗多,主要還是因為産品預期收益率不靠譜。統計顯示,今年發行的結構性理財産品中,期限在1-3個月 (含)的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10%,3-6個月(含)的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5%-7.9%,6-12個月(含)的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1.58%-37.49%。

  從今年到期産品來看,只有7隻外幣産品公佈了到期收益,其中有3隻産品沒有實現預期收益,某銀行發行的股票挂鉤部分保本“月月賞”美元理財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最高36%,到期實際年化收益率僅為4.84%,與最高預期收益率相差31.16%。不過,也不能就此否認結構性理財産品的優勢,同樣是這家銀行發行的股票挂鉤部分保本“步步穩”美元可自動贖回産品,到期就實現最高11%的預期年化收益率。這一收益率水平在今年的股市中很難實現。

  QDII産品:隨波逐流

  QDII産品與中國股市一樣繼續成為今年投資者的傷心地。據財匯資訊不完全統計,去年還有27隻QDII新品發行,今年就只有6隻新發的QDII産品。當然,大部分QDII産品存續期比較長,而且可以在開放期贖回或認購,因此,總體上QDII的數量也不少。

  QDII産品凈值在2011年的表現還是比較讓投資者為之傷神。2011年的歐元區債務危機讓全球股市低頭,截至目前,全球主要股指除了道瓊斯指數年線收陽外,其它主要股指年線基本收陰,這也讓以投資海外股市為主的QDII産品很受傷。據普益財富統計,截至12月16日,正在運行的242款QDII理財産品中,累計收益率為正的理財産品有77款接近70%的QDII産品凈值為負。從銀行性質看,中資銀行正在運行的23款QDII理財産品中,只有5款産品(佔比21.74%)累計收益率為正。外資銀行正在運行的219款QDII理財産品中,有72款産品(佔比32.88%)累計收益率為正,另外有3款産品累計虧損過半。如果説因為時間段還看不出QDII的管理能力,那麼運行期在2年以上的QDII理財産品共199款,別買也不盡人意,自運行以來的平均累計收益率為-10.50%。

  當然,QDII的資金投向很重要,投資股市的QDII表現不佳,但是投資貴金屬市場的QDII卻不一般,如渣打銀行的“開放式黃金指數人民幣UTSN003”産品位列收益榜首位,其運行以來的累計收益率為115.13%。另外,市場風險較大時,穩健産品優勢就體現出來,中國銀行的“中銀穩健增長(R)”産品以4.28%的累計收益率排在中資銀行首位。

  事實上,QDII産品與基金很相似,不少産品就是直接投資海外基金,因此,海外市場的表現以及基金管理者的能力決定QDII凈值的表現。至於在哪個銀行買的QDII産品並不重要。如果投資者預計明年海外股市表現不及滬深A股,還不如將資金贖回購買A股基金。(劉志飛)

熱詞:

  • 外幣理財
  • QDII
  • 人民幣理財産品
  • 銀行理財
  • 求勝
  • 銀行人民幣
  • 銀行發行
  • 收益率水平
  • 股指
  • 年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