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馮海寧:“吞”不了薩博,7億元買到什麼教訓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1日 08: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馮海寧

  從相關報道來看,導致這起收購案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在技術轉讓環節享有發言權的老股東——美國通用公司不答應。而通用公司不答應的原因據説是,上海汽車已經通過合資公司上汽-通用掌握了薩博汽車的核心技術,並應用於別克君威等車型,通用公司不願意將技術轉讓給第三方,也就是説,想壟斷薩博汽車的核心技術。

  看起來問題出在通用公司身上,實則出在中國企業的身上。原因是,中國企業海外並購失敗案例多而成功案例少,中國企業並沒有從失敗案例中吸取教訓。例如,上海汽車收購韓國雙龍失敗,據説付出了40億元的代價;四川騰中重工收購通用悍馬最後也以失敗而告終。

  唯一被人津津樂道的是吉利集團以15億美元成功收購沃爾沃100%股權,不僅收穫了沃爾沃品牌,還收穫了核心技術。但要意識到,中國企業像這樣完整收購世界名車還屬於個例,並不一定適合完全照搬。這是因為中國車企的海外並購面臨著文化差異、技術壁壘、人的問題等多重挑戰和風險。

  尤其是技術壁壘,是目前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最大“攔路虎”。早在上海汽車收購韓國雙龍時,中國企業就被扣上“技術竊取者”的帽子。如今,青年汽車和龐大集團收購薩博遇阻,也是因為技術方面的原因。可見,即使有過不少失敗的教訓,要想攻克歐美國家的技術壁壘還有不少難度。

  歐美國家的汽車技術壁壘之所以難破,大概不外乎三個原因:一是歐美國家一貫重視汽車産業核心技術的保護,習慣不容易被改變;二是外資壟斷了不少核心技術,就靠技術“吃飯”,豈能輕易被別人拿走;三是,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經驗太少,自身功力不夠,目前還沒有找到破解技術壁壘的鑰匙。

  當然,中國企業海外並購失敗案例多,也與有關部門支持、引導不夠有關。儘管有關部門一再聲稱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也出臺過一些鼓勵政策,編制過對外投資指南,但從多起失敗的並購案例來看,政府層面支持海外並購,對重點問題、難點問題還沒有攻克,把關和風險警示還不到位,尤其是沒有用好外交手段。

  作為中國企業而言,僅有財大氣粗、豪情萬丈是遠遠不夠的,一方面要吸取中國企業海外並購成功案例的經驗和失敗案例的教訓;另一方面,要吸取日本等國家的企業在海外並購的經驗和教訓。據説,中國企業正在經歷的痛苦,日本企業很多年前早就經歷過。

  在筆者看來,與其冒風險去完整收購外資品牌汽車,不如採取靈活漸進的辦法實現目的。這幾年來,雖然整車完整並購的成功案例不多,但採取靈活手段並購的成功案例卻很多。例如,不久前“中德汽車零部件並購第一案”在寧波上演,均勝集團以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德國普瑞74.9%的股份。

  可以説,實現汽車並購的路徑有很多,既可以從配件入手,還可以從研發、設計、市場營銷、生産、品牌等環節入手,同樣可以實現汽車夢想,突破種種限制。如果總是想著貪大求全,一口吃個“大胖子”,顯然,不僅吃起來有難度,即使吃下去也不一定能消化。

  如果説,中國企業在花錢買教訓,筆者以為,這個教訓是,既不完全熟悉海外並購的遊戲規則,也不了解並購對象的文化和性格特點,而且,對自己駕馭海外並購的能力也缺乏理性認識。因此,與其盲目並購,不如先從汽車配件、營銷渠道等並購路徑去摸索,以積累經驗。

熱詞:

  • 薩博汽車
  • 海外並購
  • 核心技術
  • 大胖子
  • 吃飯
  • 上海汽車
  • 成功案例
  • 技術壁壘
  • 韓國雙龍
  • 沃爾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