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網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顧瑞珍)20日召開的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傳出好消息:2005年以前的五年計劃中從來沒有完成的環保指標,終於在“十一五”時期成為歷史。“十二五”開局之年上半年,我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又實現同比下降。在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中,環保取得這樣的成績,令人振奮。
“十一五”時期是我國發展極不平凡的5年,也是環境保護事業大有作為的5年。作為“十一五”規劃兩個約束性指標之一,污染物減排任務超額完成。2010年,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比2005年分別下降12.45%和14.29%。
環保事業的良好進展,首要原因在於黨中央高度重視,推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5年中,國家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525億元支持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帶動地方投資3000多億元,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72.4%。飲用水水源保護力度不斷加大,重點城市供水量水質達標率提高到84.8%,2.15億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得到解決。
在政策層面,脫硫電價、綠色信貸、綠色證券等一系列政策出臺,排污權有償使用及交易、生態補償、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等試點全面開展。同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體系初步建立,現行標準已達1300項。
多項環保成績表明,中國提出的不走發達國家先污染後治理髮展老路、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決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紮實有效的積極行動。
“十二五”是我國環保事業充滿希望的5年,也是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做好環保工作具有許多有利條件,也面臨不少挑戰:節能減排的壓力繼續加大,環境質量改善的壓力繼續加大,防範環境風險的壓力繼續加大,應對全球環境問題的壓力繼續加大。面對嚴峻形勢,更要增強憂患意識、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採取切實措施勇往直前,探索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中國環保新道路,給人民群眾創造良好安全舒適的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