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國債發行30年回顧與前瞻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0日 10: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國金融40人論壇成員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 賈康

  國債是中央政府以信用形式有償籌集財政資金的一種方式,是國家信用的重要體現。理論上,國債作為政府信用工具,是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機制,具有彌補財政赤字,籌集建設資金,調整宏觀經濟運行等多種功能。

  國債發行30年曆程概述

  1980年代初重啟的國債發行,以彌補財政赤字為主。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開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一方面,國家對於經濟建設的投入大幅度增加,財政支出不斷擴大,與此同時,國家實行減稅讓利政策,財政收入在國民收入中所佔比重迅速下降, 1979年、1980年連續出現鉅額財政赤字;另一方面,居民個人收入迅速增加,儲蓄存款持續高速增長。為解決財政赤字問題,1981年1月,國務院決定正式恢複國債發行,當年發行總額為40億元。通過發行國債,我國財政狀況得到好轉,1981年,財政赤字規模明顯收縮,市場物價基本穩定,國民經濟主要比例關係繼續改善,生産建設進一步發展。此後,由於中央財政狀況沒有得到根本好轉,為確保政府開支,實現財政收支平衡,中央政府決定繼續發行國債,國債發行逐步成為中央政府籌集資金的一種常態化機制。

  在我國國債發行之初(1981-1988年),國債主要作為彌補財政赤字的手段而被動發行,發行額基本以當年財政赤字額為限,佔財政收入和GDP比重很低。1986年,我國的國債發行量突破百億元大關,此後,國債發行規模逐年增大。

  為遏制通貨膨脹,政府決定從1994年開始,禁止財政向銀行透支或借款,全部財政赤字必須以發行國債的方式彌補。在這種背景下,1994年我國國債發行規模出現了跳躍性增長,當年國債發行額一舉突破千億元大關。

  1996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首次向 14 家商業銀行總行買進2.9億元面值的國債,標誌著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業務的正式啟動,表明中國政府已經開始運用國債市場進行宏觀調控,國債政策已正式超越財政範疇明確無疑地成為政府宏觀調控的工具。

  2007年,中國國際收支呈現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外匯資金大量流入,出現流動性偏多問題,帶來了一定的通貨膨脹壓力。為此,財政部發行了15500億元特別國債購買部分外匯儲備,以抑制貨幣流動性,促進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使宏觀調控更加有效。

  在1998 年之前,雖然強調國債籌集建設資金的功能,但國債的直接用途是彌補財政赤字。從1998年開始, 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促使我國國債政策發生了質的變化,政府開始主動地通過增發國債來增加投資性支出,以擴大有效需求,推動經濟增長,赤字型國債和增支型國債交織在一起,形成中國國債發行的快速增長期。

  國債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配合

  隨著國債發行規模越來越大,國債政策逐步成為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的子系統,作為一項財政性的信用工具,國債既有助於實現財政調控,也有助於實現金融調控:財政部門在國債市場發行國

  債以彌補財政赤字,籌集建設資金,實施財政調控;中央銀行利用國債市場展開公開市場業務,通過買賣國債控制貨幣供應量,進行金融調控。

  首先,國債發行對財政收入産生影響。數據表明,在國債發行之初,當年國債發行額佔財政收入的比重基本在10%以下,1994年進行預算制度改革,規定財政赤字必須以發行國債的方式彌補後,這一比重基本保持在20%-30%之間,個別年份,為配合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或應對還債高峰,這一比重曾高達64.64%(1998年)和45.76%(2007年)。在彌補財政赤字的同時,發行國債也是政府籌措建設資金的主要的手段。國債的發行成為財政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

  另一方面,國債的使用與償還政策對財政支出政策也産生很大影響:財政支出中的一部分必須用於國債還本付息,國債餘額越大,還本付息額越大,相應的財政支出規模也越大。此外,國債發行的期限、時間分佈和發行利率的高低也對財政支出的頻率、方向和數額産生影響。

  1998年前,國債對財政政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彌補財政赤字方面。從1998年開始,作為擴張性財政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債政策在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例如,根據 1997年的項目法人制度和資本金制度,國債的每1元資本金投入能引起2元以上的信貸資金投入,僅1999年新增發的600億元國債就帶動了2500億元銀行貸款。積極財政政策不但刺激了需求,帶動了經濟增長,迅速增長的國債規模也促進了國債市場的發展,通過國債市場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傳導機制逐漸形成,國債在宏觀經濟調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得以加強。

  國債政策對經濟、社會的推動

  我國國債投資對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作用體現在三個方面:大規模國債投資于基礎設施建設,適應了反週期宏觀調控的需要,提高了公共産品與準公共産品的供給能力,為非政府部門的投資創造了較好的環境;將公共支出項目與企業技術改造和産業政策結合起來,啟動重點企業、重點行業和重點産品的投資需求,改善供給,提升了産業結構能級;利用國債資金全面開展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程,促進了經濟可持續發展。

  國內學者採用各種方法對國債的經濟增長效應進行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自1981年恢複國債發行以來,我國的國債發行和國民經濟增長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係,表明國債在發行規模越來越大的同時有效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穩定增長,而且,我國政府國債發行對私人投資部門的“擠出效應”並不明顯。具體看,國債發行與社會投資總額呈現顯著的正相關,國債加快了儲蓄向投資的轉化,對於彌補私人部門投資不足,促進經濟增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且,國債資金的投向有助於調整經濟結構,體現為由發行國債而擴大的政府投資起到了雙重調節作用:一是政府投資本身旨在消除産業結構瓶頸;二是政府投資通過示範效應誘導非政府投資逐步實現産業結構優化,實現總供給與總需求在結構上的平衡。

  但研究也表明,在經濟低迷時期,國債發行作為財政政策工具能夠有效地緩解經濟蕭條,刺激經濟走出低谷;但是對於經濟過熱,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單純的使用國債政策卻作用有限,因此,針對不同的宏觀經濟狀況適當調整國債政策,有助於國債促進經濟增長積極作用的有效發揮。

  對國債發展的四點建議

  首先,合理化國債的期限結構。長期以來,我國國債期限結構的設計偏重於政府的籌資功能和建設功能,雖然近年來我國國債的期限結構已向多元化發展,但仍存在“兩頭疏,中間密”的非平衡現狀,並且各種期限債券的可流通規模和交易量都不平衡。從發行債券的期限看, 由於缺乏長期債券的支撐, 我國債券市場難以形成一個有效的基準利率期限結構,制約了央行的貨幣政策操作。

  短期國債是央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的基本工具,其總量、結構對公開市場操作的效果有重要的影響。如果規模過小,央行在公開市場上的操作對貨幣供應量的控制能力就非常有限;如果品種單一,持有者結構不合理,公開市場操作就很難進行。因此,合理化國債的期限結構,發展和完善短期國債市場意義重大。

  其次,尋求國債的適度規模。國債在經濟運行過程中,既具有正效應,也具有負效應,正負效應抵消的結果使得在某一個特定時期的特定條件下,存在著某種適度的債務數量關係,在該規模下,國債功能可以得到最充分的發揮,對整個經濟生活的正面影響作用最大。一個國家的國債規模到底能夠達到多大取決於宏觀經濟形勢、金融市場和國債市場的深度和廣度、人們對政府的信心、國債本身的經濟效益等多種因素,而這些因素又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因此,出於宏觀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考慮,對國債規模施以一定的約束性指導是十分必要的。

  從我國政府掌握的國債餘額的規模看,2010年末我國的國債餘額為6.75萬億元,佔當年39.8萬億規模GDP的16.33%,以歐美、日本作為參照,這是一個比較低的水平,意味著中國政府還有相當大的發債潛力,但從我國國債餘額的增長速度看,近幾年平均達到了30%左右,遠超經濟增長幅度,再考慮到政府的各種隱性負債,政府的償債風險不斷加大。因此,應考慮制定一個中長期國債政策,使財政赤字保持在一個合適的水平上,有效掌握髮債數額,以規避債務風險。

  再次,建立統一的國債市場。目前債券市場被人為分割為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嚴重制約了市場效率的提高和市場體系的完善。因此,推動兩個市場互聯互通,構建一個統一高效的多層次債券市場體系,對於完善債券市場功能,改善金融結構及流動性管理、實現金融市場産品定價與創新、完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及維護金融穩定,促進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都會發揮出重要作用。

  另外,調整國債資金的投向結構。國債資金的投向結構對於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和健康發展會産生重要影響,因此,應當注重選擇好國債政策的著力點,將國債資金投放到優化産業結構,改善供給結構,提高供給質量,以及增加有效供給和增強經濟競爭力等方面。要通過國債政策的作用,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産業結構從低級狀態向高級化狀態轉變,國民經濟的工業化和信息化程度得到提高,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協調起來,不同産業不同地區共同、和諧發展。

  最後,強化國債資金籌集、使用的績效考評。注重和強化績效考評,是公共財政發展的歷史潮流和必然趨勢。可以首先從使用國債資金的項目的績效考評入手,先易後難,由粗到細,逐步推進到籌資與支出兩方面全過程事前、事中、事後的全面績效考評。

  (韓曉明對本文也有貢獻,本文經編輯刪減)

熱詞:

  • 國債發行
  • 國債政策
  • 國債市場
  • 發行國債
  • 國債期限
  • 國債餘額
  • 1986年
  • 1980年
  • 發行利率
  • 國債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