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並把它作為擴大內需的重點之一。可以這樣理解,這將成為中國未來30年從國富到民富轉型的起點。
中等收入者是消費主體,但這些年來,國內中等收入群體增長緩慢,對擴大內需推動經濟增長拉動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收入分配製度不完善拖了後腿。老百姓收入的大部分來自於勞動收入,反映勞動收入的職工工資總額在GDP中的比重處於下降態勢,從1980年的17%下降到2008年的11.2%,説白了,老百姓的錢不多,捨不得花錢。因此,要轉變到擴大內需拉動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其核心就是要轉變到以中等收入者為主力的居民消費上來。一旦老百姓有錢了,舍得花錢,敢花錢,這種釋放出來的居民消費潛力,足夠支撐我國未來10-20年經濟年均8%的增速。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既要有“加法”,又要有“減法”。
“加法”主要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讓老百姓的收入追得上甚至超過物價的上漲,讓老百姓敢花錢,有錢花。還要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使大量低收入者進入到中等收入者行列中來。要注意縮小城鄉差距,讓農村低收入者躋身到中等收入者行列中來。
“減法”,主要是減稅減負,分配時政府少拿些,讓利於民,尤其在初次分配時,降低稅收,使企業獲利空間較大,能夠承擔勞動力成本上升,又無需轉嫁給消費者。事實上,國家財政收入猛增,減稅空間很大。與此同時,加大對醫療、教育、保障性住房等公共産品的投入,解決老百姓的後顧之憂,使其再也不必為教育、醫療、養老等拼命攢錢。當下,老百姓的稅負是較重的,社會保障不到位,以至於家庭成員一人得大病,全家赤貧的現象比比皆是。企業工人與公務員在退休金上相差懸殊,這個差距不消除,大多數人自然長期與“中等收入者”無緣。歐債危機以來,一些人把問題的根源歸結為這些國家的高福利上,並提出我國需要防止高福利風險。其實,中國的實際不是福利太高了,而是低了。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不僅不存在“福利陷阱”的風險,反倒有助於實現社會公平與可持續的發展目標。
“加法”也好,“減法”也罷,這些招數都涉及機制改革,都需要政府拿出決心和勇氣,更多地讓利於民、藏富於民,儘快實現從“國富優先”向“民富優先”發展導向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