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炒股的人沒有不想賺錢的。但俗話説物極必反,想賺錢的人多了,也就很難賺錢了。
從2245點到本週五盤中最低的2170點,滬指點位十年負增長。然而同樣在這十年間,股市財富卻成功實現了乾坤大挪移:對於企業而言,財富從紙上富貴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對於上市公司高管而言,過手的財富成了到手的財富;對於市場而言,二級市場的財富一點點轉移到了一級市場。十年前是老股民虧錢,十年後是中産人群遭慘。
在對股市財富轉移路徑進行梳理的過程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由於一條條“旁門左道”沒能被有效地防堵,竟然也變成了圈錢的“康莊大道”,導致財富從二級市場急劇流失,中小投資者深受其害。本期證券周刊試圖通過一批典型的事例,來揭示二級市場是如何遭受層層“剝削”的。
/變遷一/
上市主體:
從國企到中小企
十年前,股市的一大職能就是為國有企業解困。
數據顯示,1997年,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工業企業虧損6599戶,虧損面為39%,全國所有國企一年的總利潤只有213億元。隨後,一場“國企要三年脫困”的拯救運動展開,股市也成為了重要的解救力量。
對此,股民形象地稱其為“為國企改革服務”。
十年前:股市為國有企業解困
上世紀90年代末,國有企業多數疲弱不堪,他們上市的方法説起來和現在的拆分上市有些形似。即抽出部分相對優質的資産來上市融資,把不良資産剝離給集團,實現讓“白菜心”部分上市。
此外,國有企業的上市要爭取上市指標,每個省市、每個部委每年都有這麼幾個指標,爭取到了就能上市,企業的質地反倒不為市場關心。
在這一背景下,一些不符合上市資質的國有企業削尖了腦袋上市,從而造成了一連串的醜聞。其中最典型的當屬臭名昭著的藍田股份。
1994年8月,瀋陽市批准藍田股份作為農業企業,歸口農業部管理。1995年12月11日,藍田股份的1828萬股國家股無償劃撥給農業部。4天后,農業部批准瀋陽藍田公司轉為社會募集公司。隨後,農業部將3000萬額度的上市指標給了藍田股份。
然而,到了1999年,中國證監會查實藍田股份在股票發行申報材料中,出現了偽造瀋陽市土地管理局批復文件虛增無形資産1100萬元;偽造銀行對賬單,虛增銀行存款2770萬元;偽造公司總股本等事宜。
2001年,北京中央財經大學研究員劉姝威披露了藍田股份的問題。隨後,銀行停發藍田股份的貸款,藍田股份的資金鏈斷裂。
值得注意的是,在為國企解困的背景下,企業獲得了從股市融資得到的財富,但是對於企業管理者或者國有股東來説,由於不能減持,財富還只是紙上富貴。
不過,隨着2001年6月12日,國務院正式發佈《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國有股減持拉開了序幕。國有企業逐漸可以獲得股市財富了。
隨着國有股減持潮肥壯了國企,國有企業“徹底解睏了”。然而,A股市場在股市為國有企業服務的口號下陷入熊市。2001年6月~2005年6月,A股迎來了長達4年的大熊市。
十年後:中小企業圈錢股市
股市畢竟還要回歸到為經濟服務這條主線上。
2004年6月25日,深交所正式推出中小板,一批民營企業得以上市。截至目前,中小板企業的總數已經達到640家,相當於一年發行約90家。考慮到A股每年的交易日不過250天,在不考慮新股暫停的情況下,這相當於每三天便有一家中小企業上市。
2009年10月30日,深交所又推出了創業板,一批更小的民營企業得以上市。截至目前,創業板企業的總數已經達到277家。這相當於每年有約140家創業板股票上市,遠高於中小板企業的發行速度。
有人會説:中小板、創業板的發行股數少,募集資金少,怎麼能説他們比國有企業更會圈錢呢?
實際上,民營企業上市的財富聚集力之猛,對市場的破壞力之大,是多方面的。
首先,中小企業的發行數量更多,這體現為聚沙成塔效應。據巨靈數據統計顯示,近10年來(實際上就是從2004年6月份中小板推出以來),中小板、創業板共有917家企業上市,共募集資金約6333億元。該數字相當於10家中國石油(601857,收盤價9.63元)的發行募資。
其次,國有企業上市圈錢,往往體現在發行層面,其減持的情況並不多見。但對於中小企業來説,産業資本、創投公司、公司高管、突擊入股的各種利益方,只要限售的時間達到,他們都可以比較隨心所欲地減持。也就是説,中小企業對A股影響,一方面是發行圈錢,一方面是減持圈錢。
據興業證券統計顯示,僅2011年以來,中小板和創業板的 “大小非”就已經分別凈減持了175億元和7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減持後的資本極少會再次流入股市。他們賺取的便是一級市場等對二級市場的剝削。
/變遷二/
獲利股東:從原始股到突擊入股
十年前,大多數國有企業為了募集資金,多向公司職工、關係公司發行過股份,這些可以統稱為原始股。在股市為國有企業脫困的大背景下,原始股也得以上市交易,不少有遠見的“職工”或關係戶從中獲利不菲。
十年前:原始股堅守才可發財
這類“原始股”股東中,最有名的當屬萬科A(000002,收盤價7.43元)的劉元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劉元生是香港商人,早在王石創建萬科前,他們就已經是商業合作夥伴。1988年12月末,萬科共發行2800萬股,每股1元。當時,萬科的凈資産只有1324萬元。為了推銷股票,王石親自帶隊上街,在深圳的鬧市區擺攤設點,有幾次甚至跑到菜市場裏和大白菜擺在一起叫賣。劉元生聞訊後,慷慨解囊認購360萬股。
資料顯示,1992年劉元生持有萬科A370.76萬股。以後,隨着萬科A送股、配股,加上劉元生通過二級市場增持的部分,他擁有的萬科A股份數量逐年增加。如今,劉元生持有萬科13379.12萬股,佔總股本的1.22%。根據目前約7.4元/股的股價計算,劉元生持有的萬科市值高達9.9億元。
如果説劉元生的故事過於傳奇,中國平安(601318,收盤價35.95元)職工股股東的獲利則更具有普遍性。
去年3月,中國平安的3家職工持股公司持有的8.6億股開始進入流通時代,這些股票可在5年內分批減持。資料顯示,中國平安是上世紀90年代初期深圳經濟特區推行員工持股的試點單位。此波解禁股涉及的新豪時、景傲實業、江南實業這三家公司正是平安員工及高管合股基金公司,分別持有中國平安5.3%、4.51%、1.89%的股權。新豪時和景傲實業為平安員工持股平臺,江南實業則主要為平安高管持股平臺,最後一批員工認購大概在1997年~1998年間。
據知情人士透露,絕大多數員工持有成本非常低,約1.76元/股,持股成本總共約15億元。按照2010年3月1日中國平安的股價46.70元計算,這8.6億股的市值高達401億元。也就是説,早先購買中國平安職工股的股東們,在最長18年的鎖倉後,市值翻了26倍。
十年後:突擊入股一年就發財
十年後的今天,原始股、職工股已經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一家上市公司若還存在職工股,或代持股份的情況,將成為其上市的一大障礙。
實際上,當前的新上市公司中“原始股”依舊存在,不過他們已經不再屬於職工了,而屬於公司高管和各種利益團體。
高管持股受益於股權激勵的發展。在原有國企中,高管往往不持有股份,他們拿着固定的工資,生産工作的積極性可想而知。而隨着高管持股的出現,努力經營、做高業績將有利於股價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估值越高,他們的身家也就越高。
而隨着高管持股面臨解禁,他們往往就會選擇辭職。有統計顯示,僅在今年7月份,就有84家公司曝出高管辭職。這其中,不乏董事長、董秘這樣的領軍人物。
比如,7月7日,貝因美(002570,收盤價26.38元)發佈公司創始人謝宏因個人健康原因請求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及公司總經理的職務;7月25日,熊貓煙花(600599,收盤價12.81元)董事長趙偉平也是因工作原因,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當月、麗江旅游(002033,收盤價21.54元)、吉鑫科技(601218,收盤價12.27元)、寶勝股份(600973,收盤價11.38元)等也在當月出現了董秘辭職。
市場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於上述高管絕大多數都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其辭職行為也往往被認為是為了便於日後減持。
除了高管以外,形形色色的利益群體也成為近年來財富聚集的對象。這類人員抑或是實際控制人的親朋好友、抑或是一些難以啟齒的利益關係人。
比如,信維通信(300136,收盤價20.40元)董事長讓三位 “朋友”以等同於凈資産——3元/股的價格突擊入股;和順電氣(300141,收盤價26.70元)除管理層突擊入股以外,檔案館副館長、手錶廠退休工人、清華大學的博士生導師也紛紛入股。
值得注意的是,與十年前“職工股”需要堅守多年才能夠解禁套現相比,十年後的這些 “原始股”們多采取突擊入股的形式。往往在上市前一年入股,鎖倉最短一年後,便可以大舉賣出。
/變遷三/
賺錢途徑:從二級市場到一級市場
十年前,企業上市更多的是走行政手段,和如今的“跑會”類似,當時叫“跑上市”。再加上國有股不能減持等政策,一級市場實際上空間狹窄,不具備産業鏈擴展的空間。
當時,要想在股市賺錢,二級市場是唯一的渠道。這一點從眾多上市公司造假的目的上可見一斑。
十年前:二級市場莊家輝煌
比如德隆係炒高股價後,會將股票進行抵押貸款,貸款後再進行實業收購。顯然,二級市場是其重要的圈錢地。
除了一批“坐莊”的上市公司以外,券商、大戶們也通過二級市場大發橫財。比如如今鼎鼎大名的國泰君安證券的前身,萬國證券曾與中經開在327國債事件上上演驚天火拼;君安證券則坐莊
四川長虹(600839,收盤價2.19元)
等股票。
此外,各類大戶也通過多種手段在二級市場賺錢。比如,北京首放的汪建中、“金手指”雷立軍等名嘴、黑嘴,往往與莊家勾結,或者自己本身就是莊家,操縱二級市場的股價。
雖然這批坐莊的上市公司和坐莊的大戶、券商最終沒有落得好下場,但從監管層公佈的數據看,他們的確在二級市場獲得了不菲的利潤。
萬國證券在327國債事件中的盈虧,以億元計算;德隆係則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450億元操縱證券交易價格,非法獲利98.61億元;股市“黑嘴”汪建中則通過二級市場非法獲利1.25億元。
有意思的是,十年前還有一個細節可以充分展現二級市場在股價中的主導作用,那就是技術分析盛行。
當時,所謂的價值投資鮮有人提及,而基本面投資對一批垂垂老矣的國企來説,似乎也毫無用武之地。看圖形炒股也反襯了二級市場的輝煌。
十年後:一級市場産業鏈發達
十年後的今天,真正能夠賺錢的已經不再是二級市場的主,而變成了一級市場龐大的IPO産業鏈。
産業資本自然不必再説,他們已經成為A股當之無愧的王者。IPO、增發、分紅、送股……無一不影響着市場,無一不站在一級市場向二級市場圈錢。
此外,創投公司作為一級市場産業鏈的重要關節,近年來也愈發紅火。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初步統計,目前,經常出現在新股股東名單中的創投公司多數來自深圳、上海。如深圳創新投、招商局科技、九鼎創投等;國資背景的創投公司,如北京科投投資、重慶風投投資、嶗山科投投資等,也在當地大名鼎鼎;此外,國外創投公司也開始分享A股近年來的財富聚集效應。
有統計顯示,僅在創業板28隻股票的股東名單中,就有23家企業曾獲得VC/PE投資,佔總數的82.14%。在這些創投公司中,最有名的當屬高盛。
2007年8月,高盛入股海普瑞(002399,收盤價27.52元)時出資額為3695萬元,持股數為1125萬股。而到了2010年,海普瑞經過連續分紅擴股後,高盛的持股成本已經降至-9080萬元,持股數為9000萬股。今年5月6日,高盛持有的海普瑞9000萬股限售股解禁。以12月16日的收盤價27.52元/股計算,4年時間高盛浮盈逾25.6億元。
除上述人等以外,券商投行、評估審計機構等也成為近年來中國股市財富聚集的對象。
比如,券商投行聚集財富的方法有兩個:其一,收取上市的承銷保薦費用。截至今年三季度,平安證券承銷保薦收入為13.19億元,位居榜首;招商證券為8.45億元,國信證券為7.46億元,分列第二、第三;而中金公司的收入為7.03億元,位居第四。
其二,不少券商投行通過直投獲取超額收益。國內最大券商
中信證券(600030,收盤價10.41元)2010年年報顯示,當年公司旗下直接投資公司金石投資全年收入5.8億元,凈利潤4.1億元。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上述這些IPO産生的費用竟然全部都由上市公司的募集資金買單。也就是説,在二級市場投資者已經無利可圖的情況下,一級市場還在不斷地剝削着二級市場。
/變遷四/
“負翁”生態:
從老股民到新白領
十年前:老股民的養老金
股市,十年前最典型的景像是這樣的:早上9點,證券公司開門。剛送外孫子上學的爺爺婆婆們,拎着水杯就進場了。資金量大一點,有自己的位置,不用搶。一般的散戶,就需要搶到屏幕前方,嚴陣以待。他們三五成群,行情好的時候互相傳遞着消息,談笑風生;行情不好的時候,織織毛衣、打打牌、打打瞌睡。
在十年前,由於交易多需要去營業部,電話交易也受到手機尚未普及的限制,在職員工往往較少參與股市。這一階段,中國股市中的普通投資者主要由兩類人員構成:一類是國有企業內退的富餘人員;另一類是已經正式退休的中老年人。
對於這類投資者來説,其共性有兩個:一是並不富裕。他們渴望在股市中賺取更多的錢,用於生活;二是他們的知識層次不高。畫K線、看電視(股評節目)、聽消息是他們炒股的主要方法。
在這種背景下,真正能夠在二級市場獲利的股民少之又少。有多少老股民真的能像郭美美的母親所説的那樣是靠股市發家致富的呢?
面對虧損,一般股民只能採取了兩種態度:第一是被迫離開股市。
2011年9月28日,一位自稱是有着18年炒股經驗的老股民在微博上聲稱與股市説“再見”。根據其微博闡述,今年他已經虧損了55萬元,而自1993年以來他的虧損總額高達120萬元。
對此,自由財經撰稿人張嘉洋回應表示,“中國股市的二級市場,除了做黑莊的(包括基金老鼠倉)和極少部分投資者賺到錢外,幾乎所有參與者都是輸家,贏家是券商從業人員和基金從業人員,還有那些通過IPO發財的……股市已淪為資本黑洞,市場信心不足是目前行情的困局!”
相比較而言,大多數虧損的老股民仍然只能選擇第二條道路——堅守,他們始終夢想著有一天能夠扳回老本。
“離開股市,留下虧損的資金,這表明他已經沒有了翻本的機會。”昨日(12月16日),一位從1994年就入市的老股民這樣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際上,他對未來能否在股市獲利早已沒有了信心。但正如他所言,不離開就是給自己留下希望:“這或許能夠稱之為浮虧吧。”
十年後:中産人群的理財資金
隨着網絡的普及,電子下單、手機下單的方便,中國股民的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退休老股民已經不再是散戶的主角,取而代之的是一批學歷更高、知識結構更豐富、資金更充裕的白領、中産人群。在良好的教育指導下,他們深知貨幣貶值的危害,努力地想要跑贏CPI。在加薪困難的情況下,理財投資便成為了奔小康的法寶。
但如何才能做好理財投資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央行每季度一次的問卷調查報告中,列出的“各主要投資方式”不外乎“房地産投資”、“基金理財産品”、“債券投資”、“股票投資”等四類,再無其他。這清晰地表明,當前的投資渠道、投資對像是何等匱乏。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理財産品”、“債券投資”、“股票投資”統統可以歸結到證券市場投資。而對於房地産投資,就算目前不是正處於大調控的背景下,礙於資金需求大,真正能夠投資房地産的畢竟也只是少數人。
那麼,投資者只能將目光集中於證券市場投資。而在證券市場中,股市所佔的體積最大,投資標的也最多——不投資股市能投資什麼?
按理説,學歷更高、知識結構更豐富的白領、中産人群能夠運用其知識炒好股票了吧?但事實依舊令人感到難堪。
不用刻意去統計有多少股民虧損,單從中登公司的報告來看,8月份有超八成的賬戶沒有交易,有近六成的賬戶空倉,這就能夠反映出,大多數股民的日子並不好過。
股市顯然不是一個有知識就能夠戰無不勝的地方。不要説白領、中産人群了,就算是那些手拿重點大學博士文憑、去華爾街鍍了金的研究員、基金經理們,照樣會在股市中虧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年公募基金全線虧損,大成基金深套重慶啤酒(600132,收盤價38.76元)。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中等富裕人群的崛起,及其成為社會主流人口,將是社會穩定、成熟的標誌。對此,去年中期,多部委在談到“十二五”規劃時都提出了富民舉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蘇海南表示,我國可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如果年均工資增長15%以上,5年左右就可以翻一番。業內也有分析人士預計,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或將在年底出臺。
對此,市場驚呼這將又是資本市場一輪政策性紅利——和2006年至2007年那輪大牛市的政策性紅利——“股改”一樣。但是,從十年前的退休股民,到如今的白領、中産人群,股市財富一直都在離他們而去,普遍性的虧損如何體現“富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