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食品標準是食品安全的底線。無論標準高也好、低也罷,都是有科學依據的。食品符合標準,才不會影響人的健康
近日,湖南警方破獲了一起有毒腐竹案件。賣相光鮮的腐竹,裏面摻有大量非食用的物質,甚至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硼砂、吊白塊等也摻雜其中。更令人驚奇的是,這樣的“毒腐竹”居然拿到食品安全檢驗檢疫合格報告。
民以食為先,食以安為先。當前我國食品安全的最大隱患是人為污染和非法添加物質,導致三聚氰胺奶粉、地溝油、“紅心”鴨蛋、瘦肉精等事件時有發生。問題食品層出不窮,損傷著消費者的信心,危害著食品業的信譽。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發佈的《2010—2011消費者食品安全信心報告》顯示,近七成國人感到食品“沒有安全感”。
食品安全事件頻發,有人將原因歸結為:食品安全標準太低,或者標準缺失,或者檢測方法落後。其實,一般來講,標準都是可靠的。問題的癥結在於,很多“黑心企業”不僅沒有按照標準生産,而且將不能添加進食品的物質加入到食品中。在沒有任何線索的情況下,日常檢測很難發現假冒偽劣食品。有限的檢測項目和檢測方法,永遠趕不上犯罪分子造假能力。世界各國的食品標準都不包括造假的非法添加物指標。凡是標準規定之外使用的物質都是違法行為,都應依法予以打擊。
所謂的食品標準,主要是規定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限量。食品標準是食品安全的底線。無論標準高也好、低也罷,都是有科學依據的。關鍵是食品要符合標準,才不會影響人的健康。公眾對食品安全儘管是“零容忍”,但食品標準卻無法達到“零限量”。例如,牛奶中允許存在一定的菌落數,速凍水餃允許存在一定的金色葡萄球菌,這並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其實,公眾之所以出現“標準焦慮”,主要是擔心食品安全的底線保不住。近年來,我國開始食品標準的大清理工作,新修訂出臺的食品標準,基本上是與國際接軌的,總體上是進步了,而不是退步了。我國食品安全的主要問題,不是標準問題,而是企業失信問題。近期發生並查處的一些食品安全問題突出事件,都與食品生産經營中濫用或非法使用添加物有關。因此,應把整治食品非法添加作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切入點,追根溯源,加強全過程管理,嚴查食品製作和加工源頭,嚴管食品添加劑使用,嚴禁非法添加物,嚴把食品生産、流通、消費各道關口。同時,以《食品安全法》為準繩,重典治亂,加大懲處力度,切實改變違法成本低的問題,讓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價,真正起到震懾作用。對故意添加的,一律從嚴查處,企業負責人不得再從事相關食品行業。
食品安全無小事。只有讓食品生産企業敬畏法度,堅守底線,老百姓才能吃得更放心。(王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