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加利大於弊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14日 11: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匡樺 陳珊 ○編輯 楊曉坤

  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改升勢,連續10個交易日盤中觸及交易區間上限,不少報道都冠以“跌停”的字眼,再加上國際貿易順差和外匯佔款的減少,給整個金融市場蒙上人民幣匯率正在遭受國際資本衝擊的陰影。

  讓我們先討論一下人民幣“跌停”的概念。目前,即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是由持有外匯業務經營許可的金融機構,在外匯交易中心每日公佈中間價上下浮動千分之五的區間內形成。可以説,人民幣匯率已形成完全市場化的定價方式,但另一方面,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區間可控。

  因此,所謂人民幣兌美元“跌停”是指人民幣兌美元的銀行牌價達到了當日上限。雖然與股票“跌停”具有相同的“達到限度”含義,但與包含“拋售”、“攻擊”等意味的股票“跌停”絕不可同日而語。筆者認為,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勢受以下幾個因素影響:

  第一,貿易順差收窄,人民幣繼續快速升值缺乏理由,導致資本流出。受國際經濟形勢影響,我國貿易順差逐步收窄,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2010年6月至今已累計升值超過7%。在貿易順差佔GDP比重已進入IMF規定合理區間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水平將趨於平穩。這導致針對人民幣升值進行套利的國際資本有主動流出意願,而離岸市場人民幣匯率低於在岸人民幣匯率,進一步增強了這種資本流出的意願。

  第二,歐債危機引發全球動蕩,美元和美元標的資産仍然是避險首選。歐債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使美元和美元標的資産重新成為國際資本避險首選;而且,美聯儲扭轉操作策略造成較短時期內美元流動性短缺的局面,使美元和美元標的資産走強。此外,歐洲作為我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基於貿易權重對“一籃子貨幣”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産生影響,削弱了人民幣的內在價值。

  另外還需要注意,年底也是國內企業和居民購匯高峰,2010年同期,同樣出現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由強轉弱的情形。

  事實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近期走勢,表明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加,正逐漸形成雙向波動。對於正處在國際化進程當中的人民幣而言,人民幣兌美元盤中觸及交易上限也表明人民幣匯率單邊升值預期的破滅,這是一件好事,是人民幣未來國際化的必由之路。對此,我們應當抱有市場至上的理念,這是力圖成為國際貨幣起碼應該具有的信心,畢竟,我國進出口貿易仍然保持順差,經濟依然保持了較高增速。

  在前所未有的複雜形勢下,我們更需要沉著應對。當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和資本流動管理雖然還有健全完善空間,但整體運行良好;中國經濟存在一些問題,但巨大的消費潛力和尚未完成的城鎮化表明經濟增長是一個快和慢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應過分關注一些吸引人眼球的字眼,而應當關注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之後的應對策略。

  首先,應抓住此次契機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豐富人民幣所蘊含的投資價值。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近期走勢使已形成思維定式的“人民幣單邊升值”變得正常和清醒——任何資産都不可能保持某種單邊態勢。在市場意識到人民幣匯率可升可降的情況下,我們應當因勢利導,進一步豐富人民幣所蘊含的中國經濟增長潛在收益,而不是單純的升值投機套利。

  其次,應進一步拓展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的廣度和深度。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意味著資本流動將會愈發頻繁,在這種情況下,金融市場尤其是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如何吸收資本流動和匯率波動短期衝擊帶來的負面影響,取決於金融市場,特別是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在廣度和深度領域的實力。廣度就需要我們放開行政藩籬,從推動市場發展本身這個角度豐富市場參與者類型,由市場參與者覆蓋自身風險敞口同時推動整個市場發展。深度就需要我們進一步擴大金融市場特別是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的發展規模。唯有建立起廣度深度足夠的“池子”,才不至於一石激起千層浪。

  最後,應鼓勵為防範金融風險和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創新。在可預見範圍內,微觀主體將面臨更為複雜的匯率風險,這是金融創新的客觀需求。從這個角度來説,我們應當樂於見到防範金融風險和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工具涌現,而不是因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産生波動,就單純為了保障“安全”禁止任何金融創新。

  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勢的確會引發一些問題,但就其代表的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加這一象徵意義而言,利遠大於弊。

熱詞:

  • 人民幣兌美元
  • 人民幣匯率形成
  • 匯率走勢
  • 匯率波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