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大雪過後,溫暖的廣東南部也驟然寒冷起來。陽光擋不住大風已起。這一場突如其來的嚴寒,席捲了溫暖,也席捲了曾經繁榮的光伏行業。
江蘇阿特斯陽光電力內部人士告訴理財週報記者:“很迷茫,沒有人能夠預測前路到底怎樣。”
湘財證券光伏行業分析師侯文濤説,這是中國光伏行業最嚴重的一次危機,前所未有,“比金融危機的時候更嚴重”。
大中小企業無一倖免。海外上市的10家龍頭企業,8家報虧。無錫尚德一直被認為是全市産量最大的太陽能企業,其三季報顯示凈虧損為1.164億美元,虧損幅度最大。盈利的兩家企業大全新能源、晶科能源的利潤額同比也有大幅下降。
而國內上市的24家光伏概念股中,業績同比下滑的有8家,環比下滑的多達16家。其中規模較大的公司,拓日新能凈利潤同比下降160%,全年凈利潤預虧8000萬元至9000萬元。
小企業的噩夢更加深重。此前有媒體披露浙江地區超過50家小企業關閉。賽迪集團光伏産業研究所所長高宏玲告訴理財週報記者:“因為中國企業裁員的信息都不透明,所以裁員數據不容易統計。但是已經有20%的企業完全停産,30%的企業陷入半停産。”
侯文濤認為歐洲市場需求萎縮是造成行業低迷的主要原因,而産能過剩則是另一個原因,“現在全球産能為60GW,而需求只有25GW”。
夢想從歐洲開始
今年,英利新能源公司舉辦了成立24週年的慶典。掌門人苗連生甚至開始制定接班人的挑選計劃。在他最初從事太陽能的時候,不斷有人問他是不是賣熱水器的
阿特斯的瞿曉鏵從事太陽能行業也已經超過二十年。在加拿大留學畢業之後,瞿曉鏵進入加拿大安大略省電力公司工作。
那時候,太陽能發電是純粹的新興行業,在整個西方世界都處於起步階段。瞿曉鏵回憶那段時光時説,即使做到公司副總裁,辦公室被調換都不會有人提前告訴他。不僅在1990年代初,甚至到本世紀初,太陽能行業都在賠錢,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在公司不受重視。
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帶動了全球包括中國最早一批光伏企業的建立。次年,克林頓簽署《百萬屋頂光伏計劃》,天合的高紀凡就是受此激發,回到故鄉常州創立了天合光能。
他們都只是在摸索。光伏市場的真正啟動直到2004年才開始,其年,德國更新《可再生能源法》,光伏電池的市場首先從德國膨脹。
市場蓬勃得超過了人們的預料。《中國光伏産業發展報告》指出,“得益於歐洲光伏市場的拉動,中國的光伏産業在2004年之後經歷了快速發展的過程,連續5年的年增長率超過100%”。
高宏玲告訴記者,中國的光伏産品中有95%用於出口,歐洲市場歷來是重點,所佔比重約為75%,但是今年有所下滑,約為56%。
僅僅過了7年,光伏産業在歐洲的黃金時代就已結束。
德國和意大利佔據歐洲光伏市場50%以上的份額,但是兩國都已經宣佈下調對光伏電池的補貼。另外,德國也公佈將全年控制裝機總量在1GW之內。
高宏玲認為歐債危機是歐洲國家下調補貼的原因之一,還有一個原因是技術發展帶來成本下降,歐洲政府認為不再需要政府那麼多的補貼。但是成本下降的速度並沒有趕上價格下降的速度,導致中國光伏企業遭遇危機。
英雄輩出的時代
時勢造英雄。第一個被人銘記的是施正榮,現在,他也被廣泛認為是行業老大。在海外上市的十家中國光伏企業中,無錫尚德市值最大,也是産量最大
施正榮進入行業的時間卻晚于苗連生、高紀凡與瞿曉鏵。2000年他才創辦尚德,而2005年,他在紐交所敲響了上市的鐘聲,一夜之間,身家百億,並曾以183億元的身家登上福布斯富豪榜。
施正榮是第一個被大眾知道的英雄,隨後2006到2007年間,國內光伏企業密集在海外上市,更多的行業人物伴隨著財富效應被大眾熟知。
江西賽維LDK的彭小峰無疑是其中最顯眼的一個。
2005年他才創辦江西賽維LDK,2006年公司投産,2007年上市。上市當年,彭小峰的個人身家達到400億元,江西賽維LDK的IPO市盈率也超過尚德,成為光伏行業海外上市企業中最高的一個。這一年,他才34歲。
天威英利上市之後,苗連生成為河北首富,真正讓他和英利聲名大噪的是贊助2010年世界盃。
施正榮之所以被認為是行業老大,不僅僅在於公司的規模大,同時也在於他四處奔波,為行業的發展呼籲。
2009年,他曾經赴歐洲希望解決solarworld提出的問題。後來美國“301法案”推出時,他也四處呼籲,表示反對。301法案最後不了了之。
施正榮從澳洲留學歸國,被認為是海龜回國創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經常出現在媒體報道之中,總是説一些一般企業家不會説出口的大膽論斷,比如對行業的悲觀預期以及對亂象的批評。
去年11月,他就曾提出:“歐洲需求下降,明年全球光伏市場肯定出現過剩”。甚至在2007年的時候,他就指出國內光伏行業存在泡沫。
相比較而言,苗連生卻低調地多。他甚少出現在媒體前,在很少發表公開言論。這與他的背景有關。他曾經是軍人,專業之後又從事過多個行業的貿易,因此顯得謹慎穩重。
這是一批典型的技術派富豪。施正榮一直喜歡別人叫他“施博士”,而非“施總”。瞿曉鏵看上去總是文質彬彬,講話時邏輯性極強。苗連生從來不願多談與富豪榜相關的話題,他更喜歡聊技術。而拓日新能的陳五奎更被認為是“技術狂人”,他的辦公室裏堆滿了書。
混亂的較量
不過,這個行業裏最耀眼最吸引人的還是財富,還是一個個出現的富豪。越來越多的企業涌進來。人人都想分一杯羹
高宏玲告訴理財週報記者,光伏行業是中國為數不多的技術能夠比肩國外企業的一個行業,2007年以來,中國已經連續四年光伏電池産量位居世界首位,行業年産值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直接從業人數超過30萬人。
施正榮曾經説過一句話,只要有中國人的行業,産能一定可以大幅提升。光伏行業的問題在於産能過剩了。
據獨立第三方調研機構大禾諮詢統計顯示,2010年,國內多晶硅産能利用率為52.94%,硅片硅錠産能利用率為47.83%,晶體硅電池産能利用率40.48%,太陽能薄膜電池産能利用率則僅為20%。
大量不具有技術優勢的小企業混雜其中,競爭加劇,産品報價一降再降。業內人士表示他們聽到的最低價已經低於5.5元/瓦。他認為這完全是虧本銷售。
一位不願具名的行業分析師認為在這波低迷行情中,受傷最重的可能是江浙一帶的小組件企業,“他們可能以前是做服裝的,後來看到光伏行業好,於是跑來做電池組件。太陽能電池芯片都從其他企業購買。”他認為這些企業出現倒閉是很正常的,“這個項目不行了,這些企業就可能再換其他的項目。”
競爭激烈,産能過剩,下級下降,需求萎縮,一年之間,光伏行業已經今非昔比。
侯文濤並不認為行業內就會出現並購風潮,由於國內環境所致,“大企業之間肯定不會出現彼此並購”。大企業對小企業的並購也會比較謹慎,選擇一些“生産、管理都比較成熟的二線企業”。而更小的企業則只能被行業淘汰。
阿特斯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近期他並沒有聽到公司有關並購的消息,“這與公司穩健的風格有關。”
博弈新世界
美國是新的戰場。
德國公司Solar World在美國的分公司聯合其他6家企業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起申訴,要求美國政府向中國出口美國的光伏産品展開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施正榮、苗連生、高紀凡、瞿曉鏵同時現身,在中國機電産品進出口商會&&的應對美國雙反調查新聞發佈會上,他們強烈表示要積極抗辯。
他們確實也這樣做了,被列入調查名單的14家中國公司聯合在一起,做了首次抗辯。然而結果卻是批准展開“雙反調查”。
前途變得未卜。14家企業現在已經陸續開始接受問卷調查。阿特斯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結果最快也要在明年11月才出來,這個期間,政策並不會改變,企業經營應該不會受到影響。他們對結果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此次雙反,一旦失敗,中國企業很可能面臨關稅稅率大幅上升。提出申訴的美國企業並不是主流企業,美國主流企業甚至反對此次“雙反”,主要因為在中美光伏産品貿易中,美國處於順差地位。
繼歐洲之後,侯文濤認為新的光伏市場主要來自於美國、日本、中國和印度。美國市場遭遇了坎坷,而日本市場一向都自給自足。
高宏玲和侯文濤都認為中國市場正在啟動。今年中國的裝機量超過1.6GW,同比上漲約230%,而過去幾年,中國的裝機量的增幅都在100%左右。
無疑,市場終究會迎來復蘇。侯文濤認為最快是明年下半年,慢則到2013年。復蘇的過程將是漸進式的,主要在於需求重新啟動,以及美國和中國市場的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