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新社上海12月9日電 摩根大通中國區全球市場主席李晶、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以及澳新銀行(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銀行)中國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9日就最新發佈的中國通脹數據分別分析認為,通脹壓力緩解,為中國微調此前的謹慎貨幣政策、以應對可能的經濟風險提供了空間。
中國今年11月CPI通脹率同比上升4.2%,PPI通脹率同比上升2.7%,兩項指標均與上月相比出現大幅回落。
李晶表示,過去一年多以來,抑制通脹一直是中國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為此中國政府主要採取了打擊房地産投機行為、控制銀行信貸水平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政策。事實證明,這些舉措已成功抑制了房地産價格和信貸的增長。隨著通脹壓力的逐漸緩解,中國將有更多的空間來選擇性地實施寬鬆政策,以應對不斷升溫的增長放緩風險,以及歐美經濟問題可能造成的影響。
李晶認為,在上半年外部需求增長預期將會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中國將面臨既要採取措施刺激內需,又不能重新引發通脹問題及房地産價格泡沫的挑戰,但如果信貸控制過早放寬,可能會影響過往各項政策所取得的成果。她預計中國將會致力於提高收入、刺激消費和減輕稅負,而不會再次推出大規模的財政刺激計劃。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當前中國通脹壓力明顯緩解的主要原因是主要商品價格繼續回落、前期政府調控措施逐漸生效,以及國際經濟環境惡化導致中國出口行業生産趨弱,再加上國內工業增速出現連續下滑對上遊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有所下降。
該中心預計,在通貨膨脹不再成為宏觀經濟中的主要問題後,未來中國貨幣政策可能在穩健的基調下適度放鬆,信貸投放規模可能適度增加,準備金率可能會繼續適度下調,基準利率可能會保持基本穩定,而匯率政策可能更為主動和靈活。
劉利剛則分析稱,中國11月通脹數據表明通脹上升的週期已經完全結束,從目前的數據來看,未來數個月中國CPI通脹率很可能將持續低於5%,並有可能跌破4%,這為未來貨幣政策的進一步放鬆提供了基礎。
他認為,整體來看,“保增長”的重要性正在上升,中國官方很可能微調此前貨幣政策的“謹慎”基調,與此同時中國的財政政策也將更加積極。他稱,“在未來一年,積極的財政政策也將有利於抵消由於房地産市場下滑的私人投資的減少,併為整體經濟提供支撐。我們維持中國‘高於市場預期’的經濟增速預測,主要是認為未來的政策放鬆將為經濟增長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