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日本政府規定的奶粉暫定標準上限是每千克200貝克勒爾,此次明治奶粉檢測結果未超標。但有意見指出嬰兒比成人更容易受到放射性物質的影響,厚勞省已決定將於近期為“嬰兒食品”設定不同的標準。
對於這樣的標準認定以及奶粉涉及到嬰兒安全的判斷,我們應如何借鑒與解讀?對於中國的消費者來説,這樣的洋奶粉又是如何進來的,我們要以怎樣的態度來面對這一事件?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張春蔚作評論。
張春蔚:長期以來很多日本奶粉在我國以兩種形式出現,一種是正規進口有中文標識的奶粉,一種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如海外代購回來。從目前來看,我覺得這個渠道上能夠有保證是自己採購的,這個時候也可以憑着小票包括退貨,不能夠有保障其實來自於網上代購,通過其他渠道進入到中國消費者手中的東西。
這次召回我是覺得應該是屬於核輻射以後,它部分奶源出了問題。我覺得日本明治現在有幾個方面需要對公眾澄清,第一它以前在中國市場用中文標識銷售的明治真愛奶粉,它現在解釋稱奶源來自於澳大利亞,它涉嫌對中國消費者欺詐,因為大家之前肯定想買日本的奶源而不是澳大利亞的。其次,中國消費者是日本奶粉的一個很大的消費群體,相關質監部門應該對消費者給予警示,不能因為它的渠道説不明白就忽略到消費者的權益,起碼也應該站在主管部門的方面,對中國消費者提出消費警示,畢竟這保障的是一代孩子未來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