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機構理財家數很龐大規模很尷尬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7日 15: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時報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官兵/漫畫

  今年來,機構理財産品大面積虧損,股市缺乏賺錢效應,各路機構使出渾身解數欲擺脫困境。但在系統性風險之下,對於仍是靠天吃飯的各路機構來説,一切努力都顯得無力。三大理財機構産品規模不增反降,新産品難發,部分産品被迫清盤。

  數量增加規模停滯

  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做大機構資産管理的規模,一直是監管層的主導思想。今年的理財市場,卻讓三大主流理財機構不得不玩起了“拆東墻補西墻”的零和遊戲。

  據Wind數據,去年12月,公募基金總份額為2.42萬億份,資産凈值共計2.5萬億元;今年11月,總份額略增加至2.47萬億份,而資産凈值卻大規模縮水至2.13萬億元,資産凈值縮水3700萬元,今年新成立的基金産品卻達182隻。

  券商理財産品的境況同樣堪憂。一年勞碌後,截至昨日,券商集合理財産品新增加近百隻,由年初的164隻增加為260隻,而券商集合理財産品的整體規模卻裹足不前。今年年初,資産凈值約為1200億元,而截至目前,該數字卻僅接近1240億元。

  某上市券商資産管理負責人表示,機構理財産品數量增加而凈值未增加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受下跌影響,令資産凈值縮水;二是存續産品出現贖回,造成單只産品份額下降。

  發新難清盤易

  今年機構理財的“怪事”層出不窮,新産品發行迷你化,原有産品頻遭清盤危機。

  “目前投資者只要聽説是股票型的理財産品,根本就沒興趣參與。”某券商資管投資經理無奈地表示。在此前提下,公募、券商資管等在發新産品時,常為促使産品成立而想盡手段。

  按監管要求,券商集合理財規模要達到1億元方可成立,為了達到最低要求,券商常需要資金幫助,今年新成立的袖珍資管産品亦不在少數。數據顯示,截至12月5日,今年成立的96隻集合理財産品中,23隻産品的成立規模在2億份額以下,佔比達到近24%,而去年成立的92隻産品中,成立規模在2億份額以下的産品為11隻。

  公募基金同樣如此。按照規定,公募基金募集規模達到2億份才能成立。據Wind數據,今年來首發份額在4億以下者達45隻,而去年僅為16隻。例如海富通穩進增利分級基金首發僅募集2.2億份,令業內驚詫。

  “連海富通這樣的公司新産品發行都到了這種地步,我們還有什麼目標?”一位滬上中小新基金公司的人士無奈表示。

  産品難發與清盤是一對孿生兄弟。難發類産品不少是在幫忙資金與自購資金的支持下成立的,成立後,業績稍有波動,或到開放期,産品就會面臨清盤。

  今年來,券商集合理財産品已有華泰紫金智富、中銀國際中國紅新股增強1號等7隻産品,因為資産凈值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億元而被迫清盤。

  私募基金同樣如此,因為凈值或規模觸及信託合約的清盤條款,大量私募産品遭遇清盤。據記者調查,截至12月5日,已有181隻私募産品遭遇清盤,而去年該數字不過是83隻。目前公募基金産品尚無清盤的案例,按照規定,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資産凈值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公募基金才會清盤,為了聲譽,在瀕臨清盤紅線時,公募基金通常會動用各種資金去擺脫清盤困境。

熱詞:

  • 理財産品
  • 理財市場
  • 券商集合
  • 公募基金
  • 海富通
  • 基金資産凈值
  • 基金首發
  • 集合理財
  • 券商資産
  • 清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