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網西安12月6日電(記者劉書云)目前中國最大的物聯網——國控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已基本完成建設目標,初步構建起國家、省、市、重點企業的四級監控體系。這一系統是中國污染減排“三大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環保系統管理監控手段長期滯後。“管理靠經驗、污染靠眼看、收費靠估算”生動描述了環境保護監控和治理上的尷尬現狀。為改變這種落後狀況,通過自動化、信息化等技術手段加強現場環境執法,從2007年開始,中國投資7.45億元、地方配套90多億元啟動國控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能力建設。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共建成國家、省、市三級監控中心349個,建成率為95.9%,已經建成的343個地方監控中心全部與環保部監控中心聯網,三級污染源監控中心基本建成。全國已實施自動監控的重點污染源共計15559家,其中已經監控的國控重點污染源7649家,其餘為省控、市控污染源,合計監控排水口12513個,氣排口8830個。與環保部監控中心聯網的重點污染源8601家,建設及聯網率均超過了100%。
西安交大計算機所所長林宣雄博士長期致力於環保技術的研究併為這個項目提供技術支撐。他認為,這項中國環保部門成立以來投資最大、參與面最廣的能力建設系統工程實施後,構建了一個龐大的環保物聯網體系,打造出集監測、監視和監控三位一體的量化執法體系。
不過專家指出,這個項目還有許多尚待完善之處。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去年底組織由71人組成的技術專家組對這一項目現場檢查發現,設備種類繁雜導致的“不好用”以及地方以各種藉口“不願用”成為難題。另外,在污染源自動監控運行管理和應用方面,大部分地方污染源監控中心都存在人員短缺、職責不明等問題,導致部門間協調難、管理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