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有媒體近日對有關乳品新國標的制定過程産生質疑,公眾擔心為保障大企業利益而降低乳品標準。衛生部相關負責人對此解釋説:“企業不可能‘綁架’乳品標準。”“審評委員全部來自大專院校、科研機構,並沒有企業參與。” (12月4日《長沙晚報》)
衛生部相關負責人與專家的解釋,或許回答了一些公眾的疑問,但並沒有從根本上回應公眾最集中的兩項質疑,我們不妨從媒體相關報道的字裏行間去尋找答案。
其一,乳業巨頭們是否綁架了乳品新國標?爭議點就在於此前參與評審的專家指出,牛奶的菌落總數由此前的50萬/毫升(專家意見)變成了200萬/毫升(企業起草意見)。
雖然按照有關部門負責人所言,企業代表只參加了食品安全標準的立項與起草環節,根本沒有參與徵求意見、審評報批等環節。但最終的菌落總數標準與企業起草標準暗合,恐怕不是偶然,據此稱乳業巨頭綁架了乳業新國標並不為過。因為,衛生部官員的回答,只是就乳品新國標的制訂程序正當性而言的,並沒有提及乳品新國標的某些關鍵數據是否體現了乳業巨頭的意志,而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其二,菌落總數標準是提高了還是降低了?網絡上最為常見的一段材料來自於《新京報》的報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劉秀梅説:“老國標將菌落總數分4個等級,Ⅰ級低於50萬個/毫升。新國標將最低門檻調整為200萬個/毫升,實際要求更嚴了。”
這話引起了公眾的強烈質疑,絕大多數人的疑惑也正源自於此。但事實上,這並非劉秀梅的原話,其原話裏,是將老國標裏最低的400萬/毫升與新國標裏的最低標準200萬/毫升進行比較,由此説新國標的最低標準實際上提高了,的確沒有問題。但所謂專家的回答,同樣也回避了為何菌落總數標準放寬到200萬/毫升的問題。要知道,歐盟與美國的此類標準是10萬/毫升,相比較而言,顯然我們的標準不僅落後,而且是相當的落後。
如此看來,儘管有關部門及一幹專家們煞費苦心地回答,但並沒有澄清最關鍵的問題,雖然讓人們看到乳品新國標與此前的老國際相比,標準確略有提高,但相對於一個落後陳舊標準的提高,其幅度也太小了。從結果而言,仍然是符合乳業巨頭們利益最大化的要求,這才是一直以來人們“固執”地説乳業巨頭們綁架了新國標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