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被稱為世界最大洮硯的中華龍硯,青灰色表面浮雕著56條大小不同、姿態各異的中華龍,硯台中心為一幅中國版圖,左右兩側各為朝陽和新月。
已經當了30多年石匠的石保國月薪有6、7千。
堆砌在院墻邊洮河石料。
岷縣的“洮硯加工技藝”在2008年被評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東方網記者霍世傑10月31日報道:第二屆中華硯文化高峰論壇和中華硯文化展日前相繼在京舉行,硯臺收藏的熱度再升。作為中國的四大名硯,洮硯的價格近幾年可謂“突飛猛進”,洮硯石料目前的産量如何?投資價值究竟有多大?東方網記者日前專程趕赴“中國洮硯之鄉”甘肅省岷縣一探究竟。
硯臺收藏成業內新寵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文房四寶之一的硯臺,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留下過不少與文人雅士相關的文壇故事與佳話。一方質地醇良、品位上乘的好硯,受到書畫名家、收藏人士、投資文友等人士的厚愛。在上海世博會期間,中華硯精品展在世博園就曾得到中外遊客的青睞。
中國古字畫在國際拍賣市場上已形成一定規模,與字畫息息相關的中國硯臺有望在收藏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中華硯文化發展聯合會會長劉紅軍呼籲愛硯人士和企業為硯雕家打造一個更好的傳播和收藏平臺,讓他們的硯臺的價值真正體現出來。
甘肅洮硯與廣東端硯、安徽歙硯和山西澄泥硯被稱為中國四大名硯,其中洮硯因甘肅的洮河得名,制硯歷史可追溯至5000年以上,以石質溫潤、發墨而不損筆為歷代文人所青睞。著名洮硯雕刻師盧金平歷時4個月完成的巨型洮硯《東坡醉酒》在今年8月一亮相,就受到業內追捧,洮硯的魅力可見一斑。
洮河石“斷貨”抬高身價
生産洮硯的石料主要來源於洮河東岸的喇嘛崖岩層之中,雖然該處山崖險峻、道路崎嶇,三面環水,水流湍急,但開採洮硯石料的工作從未停止,並挖掘出許多的稀世珍品。但最近幾年,石料越來越少,且品質也大不如前。甘肅洮硯開發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國家重點項目引洮工程的核心項目——九甸峽水庫開始蓄水,使得洮河水位大幅上漲,這一帶的石料産地已葬身水海,“短短10年時間,洮硯石料的價格漲了近30倍。”
“現在小的石頭按一公斤50塊錢,大的石料則因品相而定價,幾千到幾萬不等。”隨著石料稀少,洮硯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石匠師傅石保國向東方網記者展示了一件他剛剛完成的作品——金龜送福,一個高0.5米、長1米、寬0.4米的龍頭龜背上還有一個龍頭龜,3個師傅花了半年時間完成,估價20多萬,“洮硯的石料主要以青色和紫色為主,石料自然形成的花紋十分漂亮。”
甘肅岷縣的“洮硯加工技藝”在2008年被評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洮硯雕刻繼承了傳統的透雕、浮雕激發,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內容包括龍鳳硯、花鳥蟲魚以及各類人物和歷史典故等,産品遠銷日本等國。今年剛滿50歲的石保國已經當了30多年的石匠,之前主攻易水硯,他3年前從河北保定被甘肅的老闆“挖”到岷縣,專門製作洮硯,如今一個月6、7千元工資,一天工作8、9個小時。
專家支招如何投資洮硯
藝術投資顧問石建邦告訴東方網記者,與紫砂壺、字畫等相比,硯臺在收藏界還算一個小眾化領域,“玩得人比較少,但也有拍賣,杭州的西泠印社大約在6年前就開始進行硯臺拍賣。”石建邦介紹,目前四大硯台中,端硯的市值最高,“洮硯和歙硯不相上下。”
對於洮硯近幾年的升值趨勢,石建邦説“材質好、刻工佳的硯臺翻好幾倍的情況的確不少”,但現在收藏市場的價格風向標的確很難把握,連這位資深的藝術投資顧問都“看不懂”,“我前幾天看過一個紫砂壺,據説有滬上名家刻了幾個字和一些圖案,要賣6萬6千元,但壺的造型和做工其實很粗糙。”石建邦表示,與其“玩”硯臺,不如直接收藏石料,他專門去過安徽考察,當地就有老闆專門收藏石料。
石匠石保國告訴東方網記者,洮硯的觀賞性已經遠遠大於實用性,“人們一般把它擺放在客廳、書房甚至是院子裏,以凸顯文化韻味,甚至還有招財進寶的意思”。東方網記者在製作車間看到,大部分洮硯上雕刻的圖案均與錢幣有關,且體積不小。在甘肅岷縣洮硯開發公司對面的學校廣場上,一座長約15.8米、寬3.28米、高1.68米、重約99噸的中華龍硯靜靜地躺著,“龍身”雖已有些損壞,估價近1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