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網合肥12月2日電(記者徐海濤)近期,蔬菜價跌賣難在各地多有發生。而記者在全國蔬菜生産大縣安徽和縣走訪時,卻聽到這裡的菜農對記者説,我們這裡的蔬菜賣得好。
地處安徽東部的和縣,素有“長江中下游最大的菜園子”之稱,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42萬畝,年産無公害蔬菜87萬噸。據和縣農委主任王祖合介紹,在60公里外的江蘇南京市場,四成的蔬菜來自於和縣。
這麼大的産量,有沒有受到近期蔬菜市場波動的影響?王祖合説,和縣的蔬菜不存在滯銷現象,其原因有三:一是和縣蔬菜品牌好、品質高,二是通過科技創新實現錯峰銷售,三是銷售能直接從田頭進超市。
只要進了和縣地界,就看到白色的蔬菜大棚一望無際。在和縣歷陽鎮太平村,記者見到了正在大棚裏侍弄西紅柿的村民撒忠元。近期西紅柿價格先抑後揚,老撒卻説,由於自家今年加入了當地的濟洪蔬菜合作社,收購價格早在去年底就定下來了,外面的價格變化對他沒有影響。“去年西紅柿的市場價是六、七毛錢一斤,今年合作社的收購價格是一塊二,我的收入還提高了。”
撒忠元介紹説,以前沒加入合作社時盲目種菜,有時候虧本,有時候賺一點也只夠溫飽。現在由合作社來跑市場,自己只管按要求種菜,收入反而翻番,一畝地凈利潤有四五千元。
據了解,在太平村,有80%的菜農加入了合作社,加盟菜地達5000多畝。和縣濟洪蔬菜合作社負責人陶虹告訴記者,合作社的蔬菜專供全國的大潤發超市,“超市開到哪,我們的菜就賣到哪。”根據與超市在上一年底簽訂的合同,第二年的種植品種、數量、價格、品質要求都已提前確定,合作社會預先向加盟菜農支付60%的種子錢,並對種植過程規範指導。“只要菜農的産品品質合格、農殘檢測達標,我們就會按合同收購。”
陶虹説,如果收購時外部行情不好,合作社將以約定的保底價格收購,反之將以更高的市場價收購,這樣就保證了菜農的穩定收入。“今年我們的産品供不應求,和縣濟洪的收入預計將在去年兩個億基礎上提高20%。”
據和縣蔬菜辦公室負責人張太保介紹,目前全縣已有大大小小的蔬菜合作社60多個,菜農組織化程度提高緩解了信息不對稱問題。同時,全縣通過“春提前、秋延後、夏遮陽”等做法引導蔬菜産品“擇機上市”,避開一種蔬菜集中上市的高峰期。他舉例説,近期辣椒價格較低,但和縣很多菜農能以獨特的“在田保鮮技術”保持到春節期間再採摘,以技術創新實現穩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