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地方煉廠悶聲發大財與兩巨頭喊虧形成鮮明對比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1日 09: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悶聲發大財

  一名在山東某家大型地煉工作了一年的員工這樣對中國證券報記者描述他的工作狀態:作為一名普通車間技術工人,實行的是“四班三倒”工作制,即每工作8小時休息24小時;除檢修期外,其餘時間都是滿負荷生産。每個月可拿到1000多元基本工資、2000多元獎金,加上各種補貼並扣除五險一金後,每月凈收入可達4000多元。

  “我們每年年底還會發放一筆獎金。去年,老闆還給每名員工發了5000元的額外獎勵。”他笑稱,公司福利好、氛圍好,也比較穩定,因此很願意在公司長期發展。

  據息旺能源統計,截至2011年底,全國地方煉廠數量達114家,總煉能約1.31億噸,佔全國煉能的五分之一。單一煉廠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11年底平均煉油能力達到116萬噸/年,較2008年底提高近三成。息旺能源推算,2012—2014年我國地煉累計將有5640萬噸/年的新産能投産;到2014年底,地煉總煉能將可達到1.88億噸/年,比2011年底再提高42%。

  山東是我國地煉數量最多、最集中的省份,可謂全國地煉的縮影。中國證券報記者在山東調研時發現,山東的地煉多集中在東營、淄博兩地:東營因為背靠勝利油田,淄博則因為坐擁齊魯石化,有人力和技術設備上的優勢。這些地煉,有的是單純民企,有的由原先的國企改制或剝離而來,還有的由上市公司直接投資設立,其中也不乏地方政府的參股。

  據易貿集團副總裁鐘健介紹,2008年以來,山東地煉的原油和燃料油加工量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長,目前月均柴油産量在150萬噸至200萬噸之間,汽油産量在50萬噸至100萬噸,2011年的汽柴油産量可能超過2000萬噸。

  “雖然很多地煉喊虧,但實際上這是一種‘會哭的孩子有奶喝’的策略。很多地煉這幾年實際在‘悶聲發大財’。”一位業內人士説道。

  層層擠利潤

  為何“兩桶油”巨虧,而夾縫中成長的地煉卻能賺錢?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地煉運作不外乎以下三個環節:

  首先,通過每年的燃料油配額獲得燃料油。燃料油是指原油經蒸餾而留下的黑色粘稠殘余物。一家山東地煉企業原料業務部經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燃料油的配額需要企業向中央政府申請,要滿足一定的資質並辦理各項手續。“每家能獲得的燃料油量不等,要看各家的能力和關係,關係比較好的一年大概幾十萬噸,也有少數獲得上百萬噸的。”他稱,除配額外,地煉企業也會通過燃料油貿易商獲得部分燃料油進行補足。

  其次,對燃料油進行加工。由於不同地煉之間裝置、技術的差異,收益也不盡相同。“如果裝置齊全,除成品油外還可以煉製出各種化工産品。裝置越齊全,加工鏈越長,利潤空間就越高。”一位地煉企業負責人這樣説道。而一些燃料油貿易商也會在銷售燃料油的同時,為地煉提供配套技術服務,幫助其分析何種燃料油適合何種裝置,從而提高煉油效率。

  最後,將産品賣給民營加油站、民營批發企業甚至中石油、中石化等國企。“這三種渠道的批發價一般都是一樣的。不過‘批零倒挂’的時候,民營批發企業和民營加油站就不會買我們的油了。”上述地煉企業負責人補充道,對於有長期合作關係的國企,鋻於對方採購量比較大,有時價格也會優惠一點。

  這看似簡單的三個環節哪可以擠出利潤?據了解,銷售環節利潤最多。由於地煉完全按市場化運作,有利可圖才開工,無利可賺便可選擇停運。因此,在原油價格波動時,地煉可以靈活地按照市場價格進行加工量和價格的調整,而不會出現國有企業因“保供”而導致的虧損。而且地煉在銷售時通常按照零售價格出售,毛利也較高。

  對於“加工燃料油虧損”的説法,有地煉人士表示這實際上也是個“怎麼算賬”的問題。若只計算煉油階段的利潤,虧損可能性較大;但由於許多煉廠都延長了加工鏈,還生産一系列化工産品,因此綜合算起來還是賺錢的。但對於加工燃料油的具體成本和利潤幾何,大部分煉廠都不願意透露具體數字。

  同時,地煉們也在通過各種渠道擴大油源,如通過各種關係獲得油田的“邊角料”或政府“調撥”的原油,通過與中字頭企業合作獲得原油等,降低生産成本。息旺能源統計顯示,2010-2011年山東地煉的煉油原料中,原油的比例已首次突破50%,達到56%!

  “此外也不排除一些地煉採取較低的安全標準、環保手段或勞工費用來降低成本。地方政府也會通過補貼等方式給予地煉支持。這些都成為地煉利潤的來源。”一位業內人士這樣分析道。

  糾葛不斷

  地煉發展超乎預期,而重壓其上的石油行業壟斷也從未消失。地煉與國有石油企業享受到的一系列政策、機會和條件均不對等,兩者間的“愛恨糾葛”也不斷上演。

  “油源不對等”一直是兩者矛盾最集中的焦點。儘管地煉獲得原油的渠道有所打開,但長期以來,其油源仍以燃料油為主,黏度大、雜質多,生産成本較高。“對同樣多的燃料油和原油進行加工,得到的成品油的量後者可能是前者的7、8倍。”一位地煉企業人員這樣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加工燃料油的外部環境也日益惡化。2009年我國實行了燃料油消費稅改革,稅率從此前的0.1元/升提高至0.8元/升。據估算,地煉加工燃料油的成本將因此增加950元/噸。此外,俄羅斯、韓國、中東等燃料油輸出地區由於本身二次深加工裝置在增加,因此對華供應減少,使得燃料油油源變窄,採購成本大幅增加。

  燃料油來源變窄,獲得原油的大門又始終半遮半掩。據我國相關規定,目前原油的進口權掌握在三大油以及珠海振榮、中化集團五家國有公司手中。我國在加入WTO時曾承諾,將從2002年起下達原油進口的非國營貿易配額,允許非國營貿易企業從事部分數量原油的進口,配額量每年遞增15%,直至政府管制解除,但時至今日遠未放開。此外,非國營貿易配額進口的原油只能供給中石油、中石化的煉廠加工,不得供應地方煉廠。

  “我們每年能拿到的原油也就十幾萬噸。”一位全國前十、山東前三的地煉企業人士這樣説道。另一家控股了地煉企業的山東上市公司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他們每年都要和地方政府跑中央,為的就是多獲得一些“調撥”的原油配額。

  中石油、中石化2010年年報顯示,中石油、中石化2010年全年原油凈進口量分別達2.36億噸和1.65億噸。手握如此豐厚油源,兩者今年前三季度的煉油業務卻分別虧損達415億元和230.9億元。“能盈利的沒油煉,有油煉的卻巨虧”,這種怪現象不免令老百姓費解。

  此外,在地煉看來,除了油源“受歧視”,銷售渠道也大部分為兩大油所掌控。“相比兩大油龐大的營銷網絡,我們的銷售渠道較少,通常只有一些民營批發企業和民營加油站。既然最上遊的業務已被壟斷,那麼下游銷售板塊就應該放開讓民營企業充分競爭。”一位地煉老闆這樣説道。比如民營加油站設立的門檻正在不斷提高,企業要滿足一定的資本金、規模、盈利要求,還要達到一系列環保標準、安全標準。“以前地方政府可以批,現在一般至少要省一級政府才能批。”上述地煉老闆表示。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地煉的發展或多或少也得益於國有石油企業的“輸血”。實際上,近年來地煉“無油可煉”的瓶頸得到緩解,很大部分原因也在於國企與部分地煉的合作,使得其原油獲取渠道有所開拓。另一方面,國企在銷售上也不是沒有支持。據一位國有石油企業內部人士透露,出於合作關係或保供需要,每年中石油、中石化都會從地煉手中採購一定數量的成品油。“採購價格多已包含了銷售環節的利潤,基本是按照零售價來採購的,有時甚至是虧著買。”

熱詞:

  • 煉廠
  • 悶聲發大財
  • 證券報
  • 中石化
  • 油源
  • 調撥
  • 中石油
  • 能源統計
  • 巨頭
  • 輸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