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週三A股早盤略微低開,除發行市盈率達60多倍的新股鳳凰傳媒高舉高打外,大盤整體平靜。殺跌是從10:30開始的,其間B股大跌,A股殺跌也一波大於一波,最終失控,引發全面恐慌。滬綜指最終慘跌3.27%報2333.41點,深綜指跌4.01%報994.02點,滬B股指跌6.13%。
從盤後看,市場上關於殺跌的各種解釋頗多,但不少理由較勉強。筆者個人認為,此次意外大跌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人民幣匯率問題漸漸從“隱憂”轉化成“顯憂”;二是機構倉位太滿。至於貨幣鬆動不如預期、業績趨降等因素雖也是利空,但早已不算什麼新聞,所以跌後再拿它來説事,儘管也沒大錯,但未免離題太遠。
先説機構倉位過滿問題,前一陣子,關於基金倉位大增的消息時有耳聞,加上有許多券商聲嘶力竭為明年的“上漲行情”畫餅。筆者對此不以為然,當時就説“十有八九會向下”。不過卻也遠沒想到大盤會如此不濟,原以為股指會暫時企穩後反彈一些。
至於人民幣匯率問題,近期各媒體在這方面的著墨多了起來,而昨日B股率先發難可看作是投資者這方面憂慮的集中體現。大家知道,滬B股以美元計價,其昨日跌幅遠超以港元計價的深圳B股,這顯然這不是其他理由所能解釋的。昨深B股指數僅跌2.48%,為各類股指中最為抗跌者,而滬B股指數是所有股指中跌幅最大者。
《半月談》昨有篇署名文章,標題是“人民幣被看貶,引發熱錢大逃亡”,雖然內文和標題不盡相同,但有耐心看完的投資者多半會感到些震動。除此之外,華泰聯合證券前首席經濟學家、廣東省金融學院院長陸磊在公開演講中表示,人民幣不可能永遠升值,要警惕匯率超調風險。他説:“人民幣一旦貶值,我擔心兩個問題會依次發生,即紙上富貴最終導致的雙胞胎危機——‘貨幣危機+信用危機’。”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10月外匯佔款下降了248億元,而9月則新增2473億元。另據中金公司研究和測算,10月熱錢外流可能達1800億元。
雖然公開數據顯示外匯佔款降幅極有限,但考慮到原本是每月大幅增加的,這“一進一齣”後的差額其實較大,接近3000億元。保守估計,如果維持10月份這個態勢,即使情況不再惡化,我國基礎貨幣投放在平均不到兩個月的期限內,也會“平白無故”地較以往少三四千億元,這相當於“上調一次存款準備金率”的效果。倘若這麼去看,也許更易理解A股殺跌。
只是筆者仍認為,人民幣貶值只是種猜測,迄今仍不能完全確認。不過此事關係重大,雖然沒有完全坐實,可萬一其發生,殺傷力應是極大的,這也是近期筆者不厭其煩、屢次三番提及此事的原因。
行文至此,忽聞央行宣佈下調存準率0.5個百分點。筆者對此稍感意外,卻也不特別意外,因前文正好寫到“熱錢外流相當於調高存準率”,因此,央行及時“對衝”也是可以理解的。
該消息屬利好無疑,預計股指會暫時穩住,並可能在銀行、地産股帶動下反彈一些。不過,投資者仍不要指望好行情走得太遠,原因如上所述,下調存準率可視為管理層對外匯佔款減少、熱錢外流的對衝,所以並不一定意味著央行在貨幣寬鬆方面忽然變得激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