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國製造”表現超預期 高增長可持續十至二十年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9日 13: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要想評價“中國製造”在中國加入WTO十年間的表現,可以參考一位美國記者2008年撰寫的《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她在書中描寫了尋找“非中國製造”商品的艱難過程。 

  早在2006年,中國加入WTO的第五個年頭,中國就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品出口國。中國製造業“攻城掠地”,紡織服裝、移動電話、空調機、電冰箱、洗衣機、顯示器等産品,在國際都擁有強勁的競爭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2001年入世之時,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很差,中國所做的承諾超出了本可以承受的範圍,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擔心,但中國全面接受競爭規則後,表現好于預期。

  金碚認為,中國製造業之所以表現超預期,一是在於金融危機前世界經濟處於上升期,為中國創造了良好國際環境;二是中國充分發揮了在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如勞動力豐富,資源價格低等;最重要的是,“中國對外資採取了非常寬容的政策,外資既可獨資,也可控股”。

  金碚介紹説,美國、德國等國家在處於同等發展水平時都採取了貿易保護主義,不允許大規模外資直接投資。韓國1997年迫於亞洲金融危機的壓力,才完全開放了對外資投資的限制。

  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發達國家的部分産業開始向中國轉移。以電子信息産品為例,2011年上半年,中國出口3035億美元,其中“三資”企業出口占到81%,內資企業出口僅佔19%。

  數據顯示,在中國出口産品中,工業製成品佔到95%。但是,“中國製造”也並非沒有短板。2006年,“8億件襯衣換一架飛機”、“生産一台DVD只掙1美元”成為經濟學家熱議的話題。金碚認為,“中國製造”幾乎是以一種“血拼”的方式獲得國際競爭力,即優勢建立在工人低工資、破壞環境和大量投入資源的基礎之上,而這種方式是不可持續的。

  在發端于2007年的金融風暴中,“中國製造”遭遇入世後首個重大衝擊。外銷超過60%的電子信息産業,在2009年前兩個月利潤下滑高達96.3%;箱包、塑料製品、傢具及零件、玩具出口均下降。儘管中國工業只用了16個月就走出金融危機,但製造業已經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是走老路,還是産業升級?

  2011年,中國製造重鎮溫州的中小企業陷入經營困境,一方面是由於成本優勢弱化,另一方面是由於經營環境惡化,但也反映出製造業的産業升級之難。

  金碚表示,金融危機之後,國際貿易規則已經發生很大改變,低碳、節能、員工工資、工作時間長度等被加入到一些貿易規則之中,這很有可能成為未來10年的趨勢,其結果是增加“中國製造”的成本,“血拼”更加難以維繫。

  “‘中國製造’必須轉型”,金碚説,“轉型並不是説要放棄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産業,全部去發展高新技術。産業鏈的各個環節,無論是哪個環節,如果能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還是有錢可賺”。

  與西方相比,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期,工業仍有很大投資發展空間。金碚預測,“中國製造繼續高速發展十至二十年沒有問題”。(完)

熱詞:

  • 中國出口
  • 中國製造
  • 中國創造
  • 血拼
  • 三資
  • 2006年
  • 貿易保護主義
  • 工業製成品
  • 勞動密集型産業
  • 200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