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財經》(博客,微博)記者 王真 發自巴黎】
11月23日,博鰲亞洲論壇國際資本會議在法國巴黎召開,在歐洲債務危機之際,中國對全球經濟的貢獻成為了嘉賓發言的熱點。
法國經濟、財政與工業部長Francois Barioin表示了對於中國企業到法國以及歐盟投資的歡迎。“法國歡迎外國直接投資,其中包括來自中國企業的投資,因為法國GDP的20%來自於外國直接投資。”
法國總統薩科奇于前一天晚在愛麗舍宮主持博鰲論壇的招待會。薩科齊祝辭説:“中國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快速發展成就值得讚嘆,這些新興經濟體與歐美發達國家應該愈發緊密地合作。”
上海市金融辦公室主任方星海發言表示,繼續積極推動上海證券交易所國際板(境外公司在A股上市)的出臺。“如果歐洲政府可以在中國發債,中國老百姓可以用人民幣直接購買外國公司的股票或債券,那麼可以想象,中國對於全球經濟的貢獻將更大。”
方星海還談及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目的。“為什麼要建設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我們最終的目標是打造一個更有效的中國本土的金融服務産業,而金融服務産業需要在某一個地區集中建設,才能産生集聚效應。”
方星海補充説,上海有望成為比香港更大的金融中心,而且它更直接地得益於中國經濟的成長,雖然香港在創新和自由度方面優於上海。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表示,人民幣的國際化是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必然趨勢,不但體現中國發展的長遠利益,也是完善國際儲備貨幣體系的需要。
戴相龍説:“人民幣國際化沒有日程表,但是我預測,5年後人民幣將成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10年後可能成為完全可兌換貨幣,15年後可能成為許多國家中央銀行的儲備貨幣。經過15年努力,人民幣有望實現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