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光棍節”引起的B2C網購熱,而在常規網購的背後,現在又多出了“返利”網站,宣傳“返利”技術為網購絕活,甚至還因此而感覺比別人技高一籌。但是,用戶在實際網購時,卻發現“返利”有點丟西瓜撿芝麻的感覺。
返利網站最近兩年開始大規模宣傳,像雷軍投資的返利網就是一個代表。網站宣傳通過他們的網站在各大購物商城都能獲得現金返還,而實際上,用戶有時並撿不到便宜,可能甚至買到的是高價商品。
圖1返利流程複雜煩瑣
返利價格有虛標
首先,並不是每個賣家或是每件商品都通過返利網進行促銷。一些商家為了達到促銷的目的,為了降低自己的成本,故意標高商品的價格。例如,商品正常價格是100元,而為了通過返利網進行促銷,而標成130,即使在成交後將部分利潤返回給返利網站,商家還能賺到正常銷售渠道所得利潤。毋庸置疑,這是一種變向地向買家轉嫁銷售環節增添的成本。
因此,對於善良的買家來説,在平時購物時,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像一些“糊塗”買家那樣,一味地為了“返利”而將返利網站當成了購物網站,購物前直接通過返利網搜索目標。殊不知,即使在返利網搜索的所有寶貝結果列表中價格最低的,也有可能是實際購物網站標價最高的。
返利規則有“陷阱”
在一家返利網站,記者發現一條淘寶價70元的牛仔褲,可返現12元,於是下單購買。可事後卻被告知返利金額必須湊夠20元才能得到兌現,這樣用戶必須再購買其他商品才能獲得返利。類似的“規則陷阱”非常多,感覺有點像前些年大型商場流行的“返券”:為了花掉少量返券,用戶不得不一直購物,最後買了很多不需要的商品。
也許有朋友會提問:難道我拿這個返利,不比別人不拿返利更有優勢麼?這樣來説吧,假如你花130元通過返利網購得一件商品,返利是10%,你的返利網站賬號將會得到13元的“返利”,而這件寶貝直接從購物網站搜索,將價格從低到高排序,也許90元就能搞定。此外,在以後“提現”獲得的“返利”時,還需要扣除“技術費”,通常是好幾個百分點。這樣一折騰,豈不是丟了西瓜而撿了一粒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