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李毅
電企高管稱,郎鹹平太不了解基層
“太不了解基層了。”
當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郎鹹平連珠炮般地直抒自己對中國電力行業的種種不滿時,湖南一家隸屬五大發電集團的電企高管只能報以一笑。
這場論戰發起于郎鹹平本月撰寫的《誰在忽悠電力緊張》一文,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下稱“中電聯”)不點名地以“有失偏頗”回應。21日晚,郎鹹平在其微博上挑起第二回合叫板。
昨天,中電聯副秘書長歐陽昌裕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坦言,中電聯與郎鹹平間的對話並未能如公眾所期望的那樣,為電力行業在改革、紓困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如果郎教授能花時間仔細研究一下電力行業後再發表觀點,效果會更好。”他説。
然而,這一系列充盈著火藥味的隔空對話意義並不止于“雞同鴨講”般的眼球效應。
在“市場煤、計劃電”、電網企業暴利與否以及寬帶反壟斷等新老爭議的背景下,郎鹹平所打的這場抱不平為公眾加深了解電力行業以及電價改革路徑打開了一扇輿論大門。
爭議一:誰在哭窮
中電聯統計信息部發佈的上半年電力供需與經濟運行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五大發電集團火電繼續嚴重虧損。
據中電聯統計,上半年,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電力業務合計虧損66.5億元,同比增虧50.9億元,其中,火電生産企業虧損153.8億元,同比增虧95.2億元。
該機構上月末又預測,今冬明春全國最大電力缺口在4000萬千瓦左右。
此後,郎鹹平拋出《誰在忽悠電力緊張》一文,直言五大電廠根本沒有虧損,漲價不是解決方案。
11月14日,中電聯給出了“不忽悠的電力緊張事實”。
該機構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不點名回應稱,近期有經濟學家發表文章質疑“誰在忽悠電力緊張”,認為五大發電集團並未虧損,而是嫌錢賺得不夠多,為了“忽悠”加價,“找各種理由推脫”發電,導致電力緊張。
該負責人認為,這樣的觀點有失偏頗。
上述五大發電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半年報顯示,大唐發電(601991.SH)同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過8.5億元,華能國際(600011.SH)約為11.8億元,華電國際(600027.SH)接近1.19億元,國電電力(600795.SH)約為11.4億元,上海電力(600021.SH)也達到1.8億余元。
這成為郎鹹平的論據。
中電聯認為,二者數據並不矛盾,這些資産優質的上市公司的效益情況不能完全反映出五大發電集團的火電業務整體虧損現實。
該機構稱,這些上市公司屬於五大發電集團中的優質資産,非上市部分電廠經營則普遍比較困難,這些資産狀況相對較差的發電機組大多分佈在中部、東北和西部地區等上網電價較低的地方,無法承受煤價上漲的成本壓力,絕大部分已經陷入鉅額虧損的境地。
對此,郎鹹平在微博上駁道:“不同地方煤價不一樣啊!別的地方電價雖然沒華東貴,但煤價成本更便宜啊,以一噸5500大卡動力煤為例,華東的價格是852元,黑龍江雙鴨山是690元……”
郎鹹平羅列的價格準確與否不得而知,10月底,本報記者跟隨一輛運煤車採訪得知,從河南焦作市前往內蒙古鄂爾多斯裝煤返回後,一車54噸5500大卡優質煤的價格由20000多元漲到43000元。
歐陽昌裕告訴本報記者,郎鹹平所指的煤價差異的確存在,華東地區的煤炭價格較華中、西部以及東北地區高。但他指出,上述幾個地區的燃煤發電機組脫硫標桿上網電價卻是不同的。
中電聯統計部主任薛靜曾告訴本報記者,華東地區的標桿電價總體至少高於華中地區0.1元/度。
歐陽昌裕由此指出,過去中西部的標桿電價是依據更低的煤價而制定的,因此即使上述地區煤價再便宜,總成本還是要超過標桿電價的。
“郎教授應該把煤價和標桿電價比照起來看,才能真正了解問題的核心。”他説。
爭議二:中外效率比較
郎鹹平認為,一些電廠將低於市場價的合同煤不用於發電,而是加價倒賣。
對此,中電聯負責人認為,7億噸左右的全國重點電煤合同量,是各電力集團骨幹電廠維持基本電力生産的煤炭保障,而且這些合同煤不到電廠全年耗煤的40%,還另需採購更貴的市場煤。據中電聯透露,在合同煤與市場煤價差拉大的情況下,合同兌現率呈現下降趨勢。發電集團的合同電煤兌現率在50%左右。
郎鹹平則回擊稱:“2010年煤炭經濟運行情況通報年會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志敏稱重點電煤合同兌現率高達90%以上。”
“我非常好奇中間這50%進了誰的腰包?”他説。
歐陽昌裕表示,這樣的統計差距的確客觀存在。但他稱,中電聯根據電力企業上報的數據得出的統計結果確實如此,至於為何與煤炭行業的統計數據不符,“只有去向國家主管部門了解。”
我國的發電生産煤耗水平是否落後於發達國家是另一大爭議。
官方的説法是,我國火電發電量中有95%左右為煤電,我國供電標準煤耗從1978年的370克/千瓦時,下降至2010年的333克/千瓦時,尤其是“十一五”期間下降了37克/千瓦時,中國燃煤電廠效率已達國際先進水平,比美國燃煤電廠效率要高2個百分點。
郎鹹平咬定,中國的發電廠由於加價過於容易而失去了改進效率的動力。他擺出數據指出,中電聯説中國燃煤電廠效率比美國高2個百分點,因此是國際先進水平。但按照該機構公佈的333克/千瓦時的數據來看,落後於日本、韓國和意大利的效率水平。
歐陽昌裕對於上述比較並不認同,他指出,中國是一個擁有各種類型燃煤機組的大國,機組效率參差不齊,因此機組平均煤耗必然無法和上述發達國家的先進煤耗水平相比。
一名剛從日本考察回國的五大發電集團下屬企業高管反復向本報記者強調:“日本火電站的管理水平普遍不如我們,我親眼去看了,我們就是輸在煤價上了。”
爭議三:內行和外行
“我理解中電聯作為發電廠利益集團代言人的窘境。”郎鹹平説,“中電聯想要的是漲上網電價,而不一定是電力零售價,因為零售價確實和他們‘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歐陽昌裕對此表示,中電聯説話是站在行業的角度,不但考慮到電力行業的整體利益,同時也維護全社會的利益,並不代表某個企業或企業集團。
他解釋稱,整個電價的結構構成是:上網電價+輸配電價=銷售電價。因此最終價格與發電環節、電網環節的投資和成本都相關。
對於“壓縮電網利潤可降低電費”的觀點,國家電網公司一名專家稱,當前對於電網企業暴利的説法完全是誤解,因為電網企業的利潤率非常低,是有公開數據可查的。國外電網企業固定資産回報率一般都在15%以上,而中國的電網公司的固定資産回報率近幾年都是1%~4%。目前電網企業能夠維持不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在主業外有一些輔業,包括國際化、金融等;但作為主業的輸配電業務利潤率非常低。銷售電價要由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審批,不可能存在暴利。
對於雙方兩輪“對話”的評價,歐陽昌裕認為,郎鹹平作為學者,可能對發電企業、電網企業的情況不十分了解。因此,中電聯與郎教授間的對話並未能如大家所期望的那樣,為電力行業在改革、紓困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如果郎教授能花時間仔細研究一下電力行業後再發表觀點,效果會更好。”歐陽昌裕説。
一如這輪效果欠佳的對話,按照上述中電聯負責人的説法,一定程度上可以説,多年累積的煤電矛盾在今年有趨於惡化之勢。
該負責人表示,在目前電價體制改革尚未到位、競爭性電力市場尚未建立的條件下,煤電聯動機制仍是解決煤電矛盾的有效措施,建議適時啟動煤電聯動機制,將欠賬的電價聯動到位。
受到寬帶反壟斷的啟發,郎鹹平給中電聯的建議是,幫助老百姓對國家電網發起反壟斷舉報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