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國資委改革局相關負責人近日公開表示:央企進行市場化並購重組是大趨勢將繼續。
市場化程度低是央企多年的軟肋。由於擁有國家政策、資源配置等多重優勢,央企的生存環境始終安逸,也總讓人感覺距離市場競爭遠了一點。
在政策上適度保護央企本身並沒有錯。比如在能源、糧食、核工業等涉及國家安全的領域,我們當然不能放任資本進入。恩道爾的《糧食危機》一書中,不就描述了孟山都公司令人背後發涼的陰謀麼?別管事件是真是假,我們都應該保護國有企業在核心領域的地位。
但保護歸保護,隨著市場不斷開放、外資不斷進駐,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國際知名企業和央企站在同一個舞臺上展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兩邊一對比,差別就格外的鮮明:與那些管理、經營模式前衛的國際企業相比,央企在面對媒體和公眾時總讓人覺得“不自在”,甚至有種“不像企業”的感覺。
説其不像企業的理由有很多,比如氛圍缺乏活力、行政色彩濃厚、員工缺乏危機感等等。於是,在很多報道中,央企被塑造成了一個高高在上、與市場“絕緣”的角色。這樣的公眾形象應該並非央企所希望的。
事實上,每年,央企都是國家財政收入大戶,對社會、國家貢獻巨大。但是為什麼總是出力不討好呢?除了其組織結構中確實存在很多“非市場化”因素外,與公眾、媒體缺乏交流也是重要原因。因為缺乏溝通,公眾對央企的印象往往只能是“瞎子摸象”。聽到“壟斷”一詞便放在耳朵的位置,聽到“高薪”一詞,便放在尾巴的位置……這樣一來二去,一些零零散散的關鍵詞便構成了一個奇奇怪怪、零碎而冷冰冰的企業形象。
在這個過程中,央企自身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很多央企的心目中,“企業形象”恐怕都是個新鮮詞。“我們從來不和媒體打交道”、“能減少採訪就減少採訪”、“多説多錯,還是沉默是金”……仍然是很多央企人的思維方式。這樣想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擔心被媒體誤讀,比如面對鏡頭時感到緊張,再比如少説多做的實幹派作風等等。這樣的老套思維方式在十幾年前或許還行得通,但在當下已經沒路可走了。
因為缺乏獲取公開、可靠的信息渠道,網帖曝料、微博轉發等各種渠道都成為公眾了解央企的渠道。但是這些渠道傳播出來的消息,往往只能加劇公眾的誤解。這樣的結局應該更不是央企所期待的吧。這樣下去,躲到啥時候才是個頭兒呢?
在日漸開放的市場上,央企必須學會積極參與。近期國資委多次提及的央企加大並購重組、專業化市場化操作、海外收購等一系列舉措。這些舉措順應了市場發展,但是這些舉措從提出到最終實現畢竟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大高個”央企們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屆時媒體、公眾的關注在所難免。那麼,為什麼不先學會坦誠地公開、交流呢?讓公眾了解一個活生生的央企形象,不是更好嗎?
央企得明白,在國內競爭中,無論從資源配置,還是政策制定上,央企都佔有很大優勢。即使其“耍耍脾氣”,和媒體有些“小誤會”也無傷大雅。但在國際市場上,海外媒體、多國的競爭對手會對其寬容嗎?恐怕不會。既然大家站在國際舞臺上,代表著各自的國家利益,那麼就得接受市場競爭。屆時,央企如果還是本著能躲就躲、羞羞答答、埋頭苦幹的態度,恐怕丟失的就不只是企業形象了。(駱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