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財經作家 吳曉波
茨威格在《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一書中曾寫到約翰薩特的故事。
約翰薩特,這個美國西進運動中的英雄,曾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卻因為黃金的發現而被貪婪的人們褫奪了全部財富,最後窮困潦倒,孤寂落寞而死。他臨死前,一度在美國聯邦法院門前申訴,要求歸還屬於他的公平和正義,卻無人理睬。
當聽到健力寶前董事長李經緯最新的消息時,我不禁想起了約翰薩特。我很想知道,這樣的故事是不是要在中國重演?
根據廣東省佛山法院的一審判決,李經緯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沒收私人資産15萬元。對於已72歲的李經緯,這樣的判決近於致命。這個“15年”放置於此,也可謂莫大諷刺,因為從李經緯1984年創辦健力寶,之後15年健力寶都是“民族飲料第一品牌”。
健力寶和李經緯的故事,我曾經在《大敗局2》中做過專門的記述,健力寶的崛起非常傳奇,而它的隕落也很令人痛惜。而作為創辦人的李經緯,在與政府博弈的過程中雖有處事不當之處,但罪不至此,落到今天的地步,讓人為之不平。
2002年,李經緯因涉嫌貪污而被“限制居住”在醫院中。2006年我到廣州採訪時,李經緯已躺在醫院不見任何外人,我向一位健力寶案的直接當事人詢問李經緯的結局,他説,上中下三策,要麼走掉,要麼死掉,要麼受刑,言辭惻然。其後十年來,李經緯對外界幾乎沒有講過一句話,已是憑一己之身扛下了所有的“欲加之罪”,此種姿態,按其個性,殊為不易。我一度認為該案就此不了了之應是上上之結局。
沒想到,時隔多年,舊案重提,竟是如此判決,實在讓人無語問蒼天。從本質上看,李經緯案件是中國在企業産權改革過程中政商破裂的結果,這並非個案,如華晨的仰融、紅塔山的褚時健、科龍的潘寧,都因為此種原因黯然離場。他們的悲劇都是時代的悲劇,最終卻要個人承擔沉重的責任。
1998年正式開始的“國退民進”運動,旨在通過國有企業産權的重組與清晰化,來增強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競爭力,國有資本從競爭性領域逐漸退出,經營者被允許以各種方式購買企業的資産。當時與健力寶一時的知名企業,如聯想、海爾、春蘭、科龍、TCL等都試圖進行産權改革,李經緯所為也是建立在這個大背景下。畢竟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如何提高效率,增加收益,並給管理層和員工以回報是其分內之責,他尋求可行的路徑,當屬無可厚非。
在這個過程中,李經緯沒有處理好與當地政府的利益分配,是他最大的失誤。從當地政府的角度來看,他們對李經緯産權改革的方案有異議也可理解,畢竟健力寶的發展壯大有賴於當地政府的支持,而且健力寶是當地最大的稅收來源,一旦産權改革後,健力寶轉變為私人企業,政府的收益將大打折扣。而之後李經緯操之過急,意氣用事,導致雙方相持不下,最終毀掉了健力寶這家企業。
但是作通盤考量的話,我們會發現這場産權改革最大的問題在於,作為國有企業最重大的戰略調整,“國退民進”一直沒有形成一個全國性的法制化改革方案,使得整個過程充滿了隨機性和偶然性,一些國有企業被很輕易地出賣給了個人,另一些産權改革行為卻要承擔“國有資産流失”的罪名。
整個過程泥沙俱下,異常混亂,各種方案也相距甚遠,判若雲泥,最終淪為一場冰火兩重天的紛紜戲劇:有的人彈冠相慶,有的人扼腕嘆息,許多創業者慘被清算出局,許多局外人坐收漁人之利——也因此喪失了借産權改革激發企業活力的初衷。這個結果南轅而北撤,令人徒呼奈何。
中國改革雖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漸進式過程,不能希冀一開始就有一幅未來的藍圖,但是對於眾多身先士卒的改革者來説,這其中卻是要冒頗大的風險。他們有功於國家,有利於時代,實不該落此下場。
我希望那些強大的行政性力量在毀掉一個企業後,能夠對企業家網開一面。畢竟,對一位70多歲的功勳企業家,用莫名其妙的罪名宣判,有違法理,有悖人情,只能令企業界心灰意冷。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時代的問題請讓時代去判定,對於個人,對於李經緯,請留給他一個應得的、有尊嚴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