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IMF報告稱中國銀行業在極端情況下可能遭受巨大虧損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5日 15: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金融界網站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週二警告稱,中國的信貸,房地産,匯率和債務問題若單獨來看,都還處於可承受範圍,但這些問題如果一起發作,將令國內大型銀行面臨系統性風險。

  IMF週二發佈首份中國金融部門評估規劃報告,稱如果中國放開金融市場,讓投資者,商業銀行和央行從政府的控制中獲得更大的自主權,則有可能遏制這些風險。

  IMF儘管並沒有預言災難迫在眉睫,但仍明確表示中國需要儘快行動,因資産泡沫危及穩定,給經濟帶來威脅。

  "目前實施的金融政策造成高儲蓄率,結構上的高流動性,極大的資本分配不當風險以及資産泡沫,尤其是房地産市場泡沫風險."IMF表示。

  這份報告完成于6月,但週二才發佈,報告中提出了29項重要建議.IMF稱對17家銀行進行了壓力測試,這些銀行在中國商業銀行系統的比重佔到83%。

  測試表明,國內生産總值(GDP)增幅每下降1個百分點,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就至少上升1個百分點.該項測試是與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合作完成的。

  測試假設銀行在嚴峻情況下面臨多重打擊,佔中國銀行(601988)業資産總額約20%的銀行,其資本充足率會低於監管機構規定的8%低限。

  IMF稱,這種嚴峻情況假設的前提是:經濟年成長4%;M2(貨幣供應額)增長約10%;地産價格暴跌將近26%,存貸款利率變化95個基點。

  **風險與韌性**

  但鋻於中國銀行業將需同時遭遇上述衝擊才會面臨系統性崩潰的風險,IMF在指出該國銀行業表外貸款增多的同時,仍對其韌性仍表示樂觀。

  IMF指出:“中國銀行業的基本流動性指標看來是穩健的,”並稱國內大規模低息存款為銀行業提供了穩定的資金來源。

  IMF認為,因此即便未來兩年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增長三倍至6%左右,預計各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也不會跌至監管機構的最低要求之下。

  IMF指出,提高利率和房價下跌30%對中國銀行業也僅會産生“有限的衝擊”,令總體資本充足率下滑不到0.25個百分點。

  IMF在撰稿時沒有對中國房地産業是否存在泡沫作出判斷。中國地産業異常繁榮,即便中國政府已採取近兩年的降溫措施,房價仍維持在紀錄高位附近。

  “中國住宅房價總體上不存在明顯高估,不過在一部分市場有些定價過高的跡象,”IMF提到。

  IMF建議,為保持樓市健康發展,中國政府需要實現利率和人民幣匯率自由化,發展資本市場,放鬆資本賬戶管制,通過出臺基礎廣泛的財産稅來改革財政政策。

  IMF提到,對中國銀行業風險程度及其如何蔓延的全面評估受到多重因素制約,例如數據口徑不一致,缺乏時間足夠長而連貫的重要財務數據,信息基礎設施薄弱,以及難以獲得機密信息。

熱詞:

  • IMF報告稱中國銀行業在極端情況下可能遭受巨大虧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