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化肥用量為何不降反增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5日 15: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財經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記者日前從農業部獲悉,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自2005年實施以來,全國推廣面積累計超過了11億畝,項目已覆蓋到所有農業縣(場)。而與此同時,全國化肥施用總量從2005年的4766萬噸(折純,下同)增加到2010年的5562萬噸。

  為什麼測土配方施肥實施多年,農用化肥用量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796萬噸?對此,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張福鎖分析認為,我國近年來化肥施用總量增加,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原因:

  農産品産出總量增加,作物需肥量隨之增加。2005-2010年,我國糧食連年增産,産量增加了0.8億噸,蔬菜産量增加了1億噸,水果增加了6060萬噸。按照單位産量養分吸收量計算,增産這些糧食、蔬菜和水果需要氮、磷、鉀純養分580萬噸;如果養分全部由化肥提供,按照目前我國化肥氮、磷、鉀利用率計算,則需要增加化肥用量1940萬噸。此外,化肥還應用在園林、漁業等行業中。

  我國基礎地力不高,對化肥依賴性較大。“農業以土而立”,但我國耕地土壤卻在逐步退化。隨著城市化發展,耕地“佔優補劣”現象突出。“十一五”期間,我國新開墾耕地2152萬畝,這些耕地比被佔用的耕地普遍低1-2個等級,不多投入肥料,産量就上不去。

  農田有機肥投入不足,養分難以循環利用。據統計,我國有機肥資源約7700萬噸,而實際還田利用的不足2000萬噸,其中糞便養分還田率只有一半,秸稈養分直接還田率在35%左右。這些有機養分來源於土壤而沒有歸還給土壤,只能靠化學肥料來補充。在我國糧食生産中,化肥養分投入佔90%左右,有機肥養分投入只佔10%,而歐美國家有機肥養分投入達到了50%。

  豆科固氮作物面積減少,高産作物大幅增加,耕地承載增産壓力大。大豆、綠肥等能通過生物固氮向農田提供氮素,實現養分循環利用。2004-2010年,全國豆類作物減少了2285萬畝。按照每畝豆類作物固氮5公斤計算,減少的豆類面積相當於減少了11萬噸氮素,這也需要化學氮肥來補充。

  耕作追求輕簡化,施肥方式落後,養分揮發流失嚴重。根據中國農業大學調研結果,小麥、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基肥的手工撒施比例高達80%,追肥幾乎全部是手工撒施,導致肥料用量不準、不勻,施用深度不夠,這些都會大幅度降低肥料利用效率,增加損失。同時,由於農村勞動力短缺,“一炮轟”等粗糙的施肥方式越來越普遍。

  專家指出,加快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應用,需要引導研究機構、企業廣泛參與,更需要建立市場機制加速發展。據悉,“十二五”時期,國家將本著“增産施肥、經濟施肥和環保施肥”相統一的理念,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整鄉、整縣等整建制推進,探索建立企業參與的長效機制,著力提高科學施肥技術覆蓋率和到位率。

熱詞:

  • 化肥
  • 測土配方施肥
  • 撒施
  • 肥料用量
  • 養分循環
  • 豆類作物
  • 增産
  • 有機肥
  • 施用
  • 十一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