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不能一擁而上建文化園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3日 14: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台灣創意精品館內展出的百家姓圖騰創意産品

  “第五屆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發展論壇”昨天上午在京舉行。論壇以“改革先行 創新示範”為主題,包括一個主論壇以及文化金融、藝術品交易、文化演藝、文化創意産業經驗交流四個分論壇,分別從謀劃文化金融服務平臺的搭建路徑、解讀藝術品交易産業現狀及趨勢、關注文化演藝産業發展前景,以及推介文化創意産業成功經驗等方面,探討新形勢下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發展如何迎接黃金機遇期,取得更快更好發展。

  “好的園區應該提供一種生活方式和價值觀,而不是簡單辦公的地方。但這要依靠專業的運營商打造,而且不要指望一兩年內就做出成績。”受邀前來參加論壇的廣東佛山創意産業園董事長邱代倫表示,創意園屬於正餐,不能用快餐的形式經營。在他看來,園區規劃、建設、招商、管理都是一門技術含量很高的專業,需要有專業的團隊管理、運營。“做好了,老舊廠房可以變鳳巢;反之,鳳巢可能最終成為雞窩。”邱代倫説。他打了個比方,土地是園區最珍貴的布料,但是現在卻正交由一些外行人在裁剪。賽迪顧問公司副總裁肖勁松對園區建設也給出建議,首先是差異化發展;其次是集聚化發展;第三是通過一些載體建設使它落地生根,“授權衍生品將是深挖開發的有效途徑”。

  言及園區經營的文化産業本身,邱代倫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説,中國的文化産業路徑有兩條路,一條是文化産業,一條是産業文化。“肯德基、愛馬仕都做成了文化産業,如果我們能把自己傳統産業全部轉化為文化産業,那就大變樣了。”不過他對一些地方不切實際一擁而上搞創業園、文化園不無擔憂。“深厚的文化資源並不必然形成産業資源,人才是關鍵。如果沒有人才,無論園區建設還是園區管理,勢必導致一方面認認真真搞建設,實則另一方面勤勤懇懇做著破壞。”他説,一個好的文化園區應該是一個經濟的生活特區,它一定能影響、引領創意園打造成一個有意思的園區。(記者 陳濤)

熱詞:

  • 文化創意産業
  • 文化園
  • 文化産業
  • 鳳巢
  • 演藝
  • 集聚區
  • 藝術品
  • 賽迪顧問
  • 團隊管理
  • 園區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