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0日訊 昨日公佈的10月CPI由上月的6.1%跳滑至5.5%,PPI則由上月的6.5%跳滑至5%,由此確認了國內物價漲幅自7月份創下近三年新高後的下行趨勢,宏觀政策微調將如何演進?對此,恒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清議,在昨日的博文中指出,溫家寶總理近日在俄參加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十次會議期間表示,“調控物價最主要的方法是促進生産”。這與此前的調控工具更多注重抑制需求的宏調思路有質的區別。目前還不能判斷本屆政府的宏調思路已經轉變,上述講話充其量是對轉變的暗示。
“宏觀政策的微調是一回事,調控思路的轉變是另一回事。進一步説,如果宏調思路不轉變,微調的力度是非常有限的。”文章指出,所謂宏觀調控,説到底就是透過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係來實現宏觀經濟的平穩運行及健康發展。由於中國當前正處在人口結構成人化的階段,加上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遠未結束,所以,顯然不存在有限需求或潛在需求不足的問題,當然也不適於約束總供給的宏調模式。
清議表示,近兩年宏調思路明顯是透過緊上加緊的貨幣政策來抑制需求,但同時也抑制了生産,約束了供給,結果是工業生産與GDP持續減速,雖然CPI同比漲幅下來了,但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不可否認,國內結構性供給不足甚至嚴重短缺的問題非常嚴重。公共交通人滿為患,寬帶速度慢得像牛車,醫院挂不上號,全國大面積缺油缺電,天然氣限制供應,能源進口依存度越來越高,統統都是供給不足的表面,都需要透過促進生産來加以緩解供求壓力。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6559f0102dtnt.html
作者介紹:
清議:恒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