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三板業務目前正被一些飽受經紀業務收入下滑困擾的券商寄予厚望。但在業務開展初期,對於獲得業務資格的券商而言,或許僅僅是搶佔了先機,難獲得期望的收入。
新三板擴容預熱正不斷提速,代辦系統主辦券商資格授予的進度也明顯加快。9月至今兩個多月的時間內,共有9家證券公司獲得新三板主辦券商業務資格。截至11月8日,已有超過半數、共計58家券商獲得相關業務資格。
今年下半年以來,在為新三板擴容的準備工作上,監管部門可謂動作頻頻。一方面證券業協會在近期召開的代辦股份系統會議上表示,主辦券商將實施分類監管。業內人士就此認為,主辦券商的陣容分化將拉開序幕。另一方面,證券業協會明顯加快了主辦券商資格的授予進度。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22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具體來看,推薦掛牌項目數量位居前列的仍是幾家“老資格”的主辦券商。其中,申銀萬國推薦了6家公司掛牌,西部證券、山西證券、南京證券則分別推薦2家公司掛牌。截至今年11月8日,已有94家公司在新三板掛牌。
一直以來,儘管新三板並不乏關注的目光,但是對券商而言新三板這塊“蛋糕”仍然很小。58家擁有資格的券商,僅有27家實際開展過新三板業務。“推薦一個公司在新三板掛牌,券商一般只能拿到50萬~100萬元保薦承銷費,與動輒上千萬元的首發(IPO)項目保薦承銷費相比,確實太少。”深圳某券商新三板業務負責人表示。不少業內人士均對新三板寄予了厚望,認為新三板未來將引入的做市商制度會極大增加券商的收入。而對轉板制度有所期待的券商則認為,這將增加投行的保薦項目。但這些都不過只是美好的願望,目前的實際情況是,由於資源有限、收益短期內仍不明朗,不少券商選擇了觀望。《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