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項崢:存款理財化中的合成謬誤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9日 09: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經網-每日經濟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合成謬誤是一個學術用語,最早是由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提出來的。所謂合成謬誤,簡而言之,對個體或局部而言是有利的決策,但對總體或整體而言卻是不利的選擇。在存款理財化的過程中,合成謬誤的現象較為明顯。

  今年以來,金融機構的存款增長明顯乏力。前三季度,全國人民幣各項存款同比少增2.09萬億元。因此,各商業銀行將加大存款營銷力度作為全年經營工作的重點,普遍把擴大理財産品銷售作為吸收存款的有力手段。但從實際情況看,由於存在合成謬誤現象,吸存效果難如人意,沒有達到預期目的。

  部分上市銀行存貸比監管指標超越75%的紅線。在商業銀行業務高度同質化的市場,本來是出於提高客戶資金收益以實現穩定存款資金目的的理財業務,卻因為同質化的競爭,使得理財産品的開發與銷售成為市場競爭下不得不為之的無奈選擇。每月末、季末,商業銀行理財産品發行與競爭處於白熱化,導致的結果是在月末或季末人民幣各項存款向理財産品轉化。由於理財産品轉化過程中,按照統計規則,部分理財資金將轉化為金融機構的同業存款,不在各項存款內統計,由此造成了部分上市銀行存貸比指標接近或超過75%的監管紅線。

  理財産品業務資金成本增大。同樣是因為高度同質化的理財産品市場,理財産品收益率成為市場競爭的主要方式,由此進入赤膊上陣的價格競爭階段,這又迫使商業銀行各顯神通,加大理財産品開發和創新力度,最終推高了理財産品的收益率。當然,從利率市場化的進程看,當前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最大障礙在於存款利率的上限管理,理財産品則是突破存款利率上限的有效途徑。特別是我國物價水平較高,負利率較長時間存在的背景下,高收益率理財産品的出現,為投資者提供了一條有效的保值增值的途徑,只不過是受惠面僅限于有錢人。

  造成資金面大幅波動。商業銀行通過理財産品吸收存款的目的之一,是穩定資金來源。但由於理財産品的推陳出新,特別是短期、超短期理財産品的出現和大規模發行,增大了存款資金的不穩定性,造成了商業銀行各項存款餘額頻繁波動,增加了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的難度。在月末或季末時點,常見貨幣市場利率短期跳升的情況,也在側面反映出資金面不規則流動對金融機構流動性管理的不利影響。

  除了理財産品分流各項存款外,外匯儲備增長的放緩、跨境人民幣結算的快速增長,是各項存款增長乏力的另外兩大原因。按照唯物主義觀點,貨幣資金作為客觀存在,不會憑空消失。民間借貸也是資金流向的一種方式,若民間借貸資金全以現金形式操作,理論上會分流部分存款。但考慮到現金操作的風險和規模,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按照人民銀行的統計,9月末,流通中貨幣(M0)餘額4.71萬億元,同比增長12.7%,增速低於上年同期1.1個百分點。可見,民間借貸不太可能是存款增長乏力的主要原因。

  當然,商業銀行不能因噎廢食。理財産品仍需健康發展,關鍵是要引導商業銀行規範發展理財産品市場;與此同時,要加快利率定價能力建設,確定資金來源的合理成本,加強經營層面的約束。只有這樣,商業銀行經營才不會千篇一律,差異化經營最終才有可能會出現。

  銀行頻道:

熱詞:

  • 理財産品
  • 理財資金
  • 存款利率上限
  • 存款餘額
  • 理財業務
  • 監管指標
  • 資金面
  • 謬誤
  • 上市銀行
  • 民間借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