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新網武漢11月5日電 (張芹 徐金波)從武漢“農博會”上學到雙匯的經營模式後,“鴨”老闆將自家作坊做成了年銷售10億元的大企業;亮相“農博會”後,本定位於高端市場的水産企業放下身段,在普通民眾中迅速立下口碑,銷售額不降反增……一年一度的“農博會”已成為湖北乃至全國農戶學習經驗、農企開拓市場,推動農産品實現産業化的平臺。
“農博會催生理念變革,帶動了産業集群發展”。5日,正在此間出席第八屆“農博會”的武漢市農業局局長付明星表示,要利用好武漢“農博會”集資金流、信息流、人才流這一契機,培育孵化武漢乃至省內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漢口精武”董事長涂國華回憶道,在第一屆“農博會”上,當他看到肉製品巨頭——河南雙匯集團展臺上,一百多種産品均獨立包裝,方便攜帶,而自己現做現賣的鴨脖子與之相比差了一大截。
展會結束後,涂國華立刻找到食品專家,研發出真空包裝的鴨脖産品,三十多種真空包裝、便於攜帶的系列鴨産品,一上市立刻受到外地顧客的青睞,並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設立了銷售網絡。時至今天,涂國華建立了佔地200畝的現代工業園,去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
一天的工業加工附加值,賽過一年的養殖收入。“觀念的碰撞、産品的比較,激發了新的活力與生機”,參展企業、農民、農業幹部齊齊發出感嘆。
2006年武漢第三屆“農博會”上,湖北德炎水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展銷的深加工冰鎮小龍蝦,開封即可食用,口味鮮美,一日內現場銷售4000多元産品,簽約金額近100萬元。然而在本屆“農博會”上,德炎水産展區,除了小龍蝦外,還有剁椒鮰魚翅、泡椒魚仔、小炒田螺肉等精加工水産品,展示品種是過去的好幾倍。
“我們的産品過去主要賣給星級酒店或出口,現在我們通過‘農博會’,把品牌打入普通家庭。”德炎水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成湘輝告訴記者,市場定位的轉變,也促使産品結構的調整,目前該企業已有魚、蝦、蟹等20多種産品,隨單筆利潤減少,但由於市場覆蓋面更大了,整體利潤不降反增。
武漢擁有300萬農業人口、300萬畝耕地,農産品資源豐富。作為省會城市和九省通衢的華中特大城市,在搭建農産品銷售平台中擁有獨特優勢和市場潛力。“農博會”為參展農産品進入武漢各大超市提供跟蹤服務,適時助推農業企業轉型升級,武漢“農博會”已真正成為農民與市場、龍頭加工企業與商業銷售巨頭“無縫對接”的有效平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