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造假窩點門口有人“放哨”、造假人員假舉報試探公安、不法分子回收酒瓶、將十幾元的低檔酒勾兌成名牌酒……昨日央視《每週質量報告》揭開了假酒制售從包裝到勾兌再到銷售各個犯罪環節的內幕。
假酒犯罪職業化
今年9月27日至28日,在公安部的統一部署指揮下,浙江、天津、福建、江蘇等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機關,對制售假酒團夥同時展開抓捕行動。據執法人員介紹,當前的假酒犯罪有向職業化犯罪演變的特點。造假窩點門口往往設置崗哨偵查哨,不法分子甚至採取反跟蹤的措施,在生産過程中不斷地試探公安的工作,甚至採取丟卒保車的策略,來看公安的反應,比如進行假舉報試探公安如何出動。
除了酒瓶都是假的
央視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互聯網上有很多回收高檔酒的廣告,其實這些視頻打著收購白酒的幌子,實際在做著回收酒瓶和包裝的勾當。此外,不法分子還會暗暗找酒店內部工作人員進行收購。“有個人專門找我們收,還要求我們開酒的時候,儘量不要破壞包裝,從底部開。破壞得越小,賣的價錢越高。”某酒店服務員小王説。
據執法人員介紹,不法分子以15元-30元的價格回收真酒瓶,此外成套的包裝,包括檢驗單、合格單、商標標簽、瓶蓋等都是假的。“防偽標誌、條形碼都是已經貼好了的,在封口這裡一般都留有餘地。”假酒的製造者十分注重外包裝的倣真標誌、瓶身等細節,甚至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
假酒利潤率達2000%
執法人員稱,不法分子從市面上購進的低檔酒一般十幾元到三四十元不等。他們把假酒帶回家進行比例調試、試驗品嘗,調出接近於名牌酒的口味,再把這種酒按一定的比例倒在大桶裏勾兌,然後直接用漏斗灌裝到酒瓶裏,最後封蓋。根據公益反假酒人士葉光繪製的“不同種類假酒成本利潤對比圖”,假酒的利潤率最高可以達到2000%。
專家指出,高倣假酒的危害主要在經濟利益方面,而低倣假酒對人體的危害堪比毒藥。據悉,按目前我國刑法規定,制假犯罪的單項刑事處罰,最高只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和制假犯罪所帶來的鉅額利益相比,犯罪成本較低,所以犯罪復發率較高。公安部經偵局副局長高峰建議有關部門加大法律懲處的力度,重判重處此類犯罪分子,以遏制這類犯罪再次發生的概率。(記者張璐,據央視《每週質量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