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基金髮行無人喝彩 基金公司之間利益爭奪昭然若揭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7日 14: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浙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低迷市道下,新股“越窮越生”的現象在基金髮行市場上也在複製。近日,證監會連續放行新基金,長盛同祥泛資源基金、國投瑞銀新興産業基金、銀華消費主題基金等紛紛拿到了“準生證”。另外,還有6隻新基金處於募集期,排隊待發的基金有2隻。

  若以老眼光視之,在股市持續低迷的情況下,監管部門集中放行新基金,無疑是一大利好,通常被投資者理解為幫股市“補血”甚至救市之舉。不過,當下新基金的密集發行“補血”意味並不濃,相反基金公司之間利益爭奪的角逐昭然若揭。

  一個最明顯跡象便是一方面基金髮行規模日漸萎縮,另一方面新基金仍在死拼發行。數據很直觀:2010年是基金髮行的豐收年,當年共發行新基金154隻,共計募集新基金2351億元。但當年末基金的總規模只有2.4233萬億元,較2009年末的2.4535萬億元下降了302億元。相比之下,今年前三季度共有164隻新基金宣告成立,合計募資規模為2267.66億元,平均單只基金僅募資13.83億元,創歷史最低首發規模。比2008年大熊市時新基金平均18.2億元的首發規模還少了4.37億元。

  類似的現象在今年並不少見。一家正發行新基金的基金公司銷售經理告訴筆者,雖然此次該公司發行的新基金由業內一位明星基金經理掌舵,但市場似乎並不買賬,正式進入募集期一週多以來,只募集到了5000多萬份(凈值1元/份)。不過,這還不是最慘的。上海一家小型基金公司上月發行的一隻基金,到募集結束前一天下午只募到2000多萬份。無奈之下,公司總經理親自出馬找來一筆資金救急,才使該新基金不致半途夭折。

  與之遙相呼應的是基金客戶的銳減。今年前三季度61家基金公司的基金存量客戶總數僅有9160.75萬戶,同比減少近10%。而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顯然是基金的“虧錢效應”使然。一方面,近幾年IPO(首次公開募資)、再融資、大小非套現猶如“抽水機”加大了對股市的“抽水”力度,導致股市長期疲軟,基金賺錢確實不易。另一方面,基金投資的不負責任也加劇了投資風險。比如,在新股詢價中基金成了“第一高價”的製造者;再如,一些基金公司盲目投資,即便投資出現了鉅額虧損,基金管理費仍然旱澇保收,完全不與投資者共患難。面對這樣的現實,投資者自然不願把資金交給基金打理。贖老基金申購新基金,實際上已成了不少基金公司的“面子”工程。

  新基金髮行遇困,存量基金日子也不好過,強大的贖回壓力令後者寢食難安。統計顯示,截至上週末存量基金規模合計2.53萬億份,近一年來基金贖回規模達到4505億份。從存量規模來看,目前凈值規模低於1億元的基金超過50隻。很明顯,基金規模萎縮主要是因為投資者對於未來預期的悲觀造成,這種悲觀情緒一方面來自市場,一方面來自對基金業績信心的喪失。而站在基金公司角度看,發行新基金可以彌補老基金贖回帶來的規模壓力。因為新基金髮行再不好,5億元左右的規模還是可以做到的。但如果是做老基金持續營銷,一隻30億規模的老基金贖回5億則非常容易。

  歸根結底,在無人喝彩、少人捧場的情形下,基金公司仍力拼新基金髮行,説白了,無非是利益爭奪的外化。誰不發行新基金,誰的客戶流失就會更加嚴重,唯有通過發行新基金來爭取新客戶,才能減緩基金客戶流失的整體步伐,才能保住自己的市場份額。

熱詞:

  • 基金客戶
  • 新基金
  • 基金管理費
  • 基金贖回
  • 基金髮行
  • 基金業績
  • 基金公司
  • 老基金
  • 新股詢價
  • 贖回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