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八菱科技見證偽市場化詢價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7日 09: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所謂市場化定價發股中,網下詢價是至關重要的環節,這一環節直接決定新股發行價格的高低,因此網下詢價環節責任重大。

  從最近幾年網下詢價“詢出”的新股發行價格來看,一些詢價機構的定價能力實在讓人不敢恭維,甚至比我等中小投資者都不如。當然,如果網下詢價能夠尊重詢價機構的客觀報價倒也罷了,但在某些新股發行價格確定過程中,詢價機構的報價只是一個形式,在發行人與主承銷商最終確定發行價格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尊重詢價機構的報價,所謂市場化定價其實就是發行人與主承銷商定價,網下詢價也因此演變成偽市場化詢價。在這方面,八菱科技就是一個例子。

  八菱科技的新股發行工作已基本結束。此次是八菱科技的第二次發行,在該公司今年6月初的首次發行詢價中,由於參加的機構只有19家,不符合規定而被中止發行。當時,這被認為是市場化發股制度取得的重要成果。八菱科技此次捲土重來,沒有在詢價環節再摔第二跤,參與網下詢價的機構達到37家。不過,在這次詢價中,投資者看到了發行價格確定的隨意,見證了八菱科技的偽市場化詢價。

  在八菱科技的二次發行詢價中,有37家詢價對象參與,共61家配售對象進行了總計73次報價,這73次的平均算術報價為14.16元,但該公司確定的發行價卻高達17.11元,高出配售對象平均報價20.83%。而滿足17.11元報價的配售對象只有5家,即有56家配售對象的68次報價低於最後確定的發行價。既然大多數詢價對象的報價都被排除在了17.11元的發行價之外,既然八菱科技的發行價由5家報高價的詢價對象來確定,那“20家以上的詢價對象參與報價”的規定又有何意義呢?由5家詢價機構來決定廣大投資者的命運,是對市場化發股的強暴,八菱科技網下詢價的偽市場化面目昭然若揭。

  證監會副主席劉新華日前表示,證監會將進一步強化新股發行中的市場約束。如何強化市場約束?具體到詢價環節,筆者認為應該是:最終確定的新股發行價不應脫離詢價機構的報價,按有效報價的平均價格來確定,同時入圍的詢價機構不得少於20家。

熱詞:

  • 詢價
  • 八菱
  • 配售對象
  • 市場化定價
  • 新股發行價格
  • 證監會副主席
  • 報價
  • 市場約束
  • 發股
  • 主承銷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