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從第三極到光合作用 書店之殤幾時休?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3日 07: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資料圖片:位於北京石景山萬達廣場二層的光合作用書店已暫停營業/松 凡攝

  從第三極,到風入松,再到光合作用 書店之殤幾時休

  第三極書局宣告倒閉,季風書店舉步維艱,風入松停業搬遷……如今,光合作用書店也因資金鏈斷裂而倒下了。

  聽到這個消息,在嘆息之餘也有一絲歉疚浮上心頭——這是一家我時常流連忘返的書店,但是在兩年多的時間裏,我實際只在這裡買過3本書和若干雜誌。和越來越多的讀者一樣,我也把實體書店當成了網絡書店的“免費櫥窗”——在這裡看,在網絡書店下訂單。光合作用的倒閉,像我這樣的讀者是難辭其咎的。

  必須承認,實體書店的環境再怎麼幽雅,書香再怎麼濃郁,也難敵網絡書店價格折扣的誘惑。畢竟不是所有愛書人都是坐擁金山的大款。在網絡書店迅速崛起和電子閱讀大行其道的今天,實體書店的倒閉也許是整個出版業轉型不得不付出的代價。這一點,中外概莫能外。不久前,美國大型圖書連鎖機構鮑德斯被迫關門就是明證。

  但是和外國的同行相比,中國的民營書店還身處更加不利的環境中:佔盡天時地利的國有大書城在文化體制改革的背景下獲得了政府更多的政策扶持,二者之間的競爭就像是螞蟻和大象的對決。這一點,只要看一看在國內民營書店成批倒閉之勢下,卻未有一家國有書店關門,就可見一斑了。

  因此,破解書店之殤,政府應該有所作為,至少各項扶助措施尤其是稅收政策應一視同仁,不能一味地抓大放小,重國有輕民營。

  對民營書店而言,與其抱怨讀者功利、埋怨政策不公,不如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如果現實條件決定了其暫時不能迅速擴張,為什麼不收縮戰線、保存實力呢?光合作用等民營書店之所以陷入經營困境,一個重要原因是資金鏈斷裂。當營業額難以支撐那麼多門店的開銷時,關門就是必然的命運。

  其實,不是所有書店都一定要做大做強,都要做成連鎖機構。小書店在專、精、特、活上下功夫,在網絡書店和大書城之間找到生存縫隙,一樣活得精彩。我曾在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附近意外地發現一家迷你書店,面積小得只能容納兩三個人,但書店非常有特色,以經營旅遊和古舊圖書為主,據説已經在此經營了幾代人。看來,書店找準定位,在自身下功夫,非常重要。

  説到成功的書店,就不能不提台灣的誠品書店。這家圖書連鎖機構現在已經成了台灣的文化地標和旅遊熱點,去台灣的人尤其是大陸游客鮮有不去誠品書店的,哪怕不買書,進去參觀一圈,也令人心曠神怡。與大陸的書店相比,誠品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營造出了一種“誠品文化”,令人感到逛誠品是一種享受,是有品味、有范兒的標誌。當人們把逛書店當成一種生活方式的時候,書店的生存就有了保障。反觀內地的書店,無論國有還是民營,注重的還是規模和效益,似乎都沒有注意到營造文化氛圍對書店生存的價值和意義。

  書店不是一般的商店,以經濟利益的得失來評判書店的價值,只是短視的庸見。書店和一般商店不同之處還在於其獨特的文化價值,在於它們為城市文化提供著豐富營養,讓人得以“詩意棲居”。因為,“多一家書店,就少一所監獄”。(張 賀)

熱詞:

  • 光合作用
  • 鮑德斯
  • 詩意棲居
  • 網絡書店
  • 萬達廣場
  • 誠品書店
  • 風入松
  • 資金鏈
  • 古舊圖書
  • 出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