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ST華源豪擲5億委託理財 越ST越不差錢?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2日 07: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就在溫州民間借貸危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際,滬、深兩市上市公司放貸熱情依然不減。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僅10月以來又新增21家上市公司動用總金額超過50億元的資金進行委託貸款或委託理財,其中不乏ST類上市公司。繼ST能山(000720,收盤價3.46元)、ST波導(600130,收盤價3.67元)等ST類上市公司參與委託貸款或委託理財之後,剛剛恢復上市不久的ST華源(600094,收盤價5.76元)昨日(11月1日)也宣佈將拿出5億元進行委託理財。

  ST華源昨日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福建名城10月26日動用4億元購買了興業銀行一款人民幣保本常規機構理財計劃的理財産品,期限一個月,年化收益率為4.5%。同時,還動用1億元購買了農行的一款 “本利豐”定向(DG2011269)人民幣理財産品,期限為10月26日至11月14日,年化收益率為4.1%。

  對於上述理財事項,公司表示利用暫時閒置的自有資金,購買僅限于銀行發行的短期、保本理財産品,能夠充分控制風險,不影響公司正常的生産經營,並能夠提高自有資金的使用效率,獲得合理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溫州民間借貸余波未平的時候,近日再次曝出涉及金額高達8億元、可能牽扯到當地所有銀行的大案。儘管政府出手干預有效緩解了民間借貸危機的蔓延,包括扶持微小企業、中小企業的相關政策也陸續出臺,但“民間借貸”依然是比較敏感的話題。同時,從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參與委託貸款的情況來看,僅10月就有多起到期或即將到期貸款申請展期的情形。

  然而,對於大多數ST類上市公司來説,原本主營業務持續不振、盈利能力退化、喪失了融資功能,甚至還瀕臨暫停上市邊緣,要靠資産處置、政府補貼和債務重組等非經常性損益來保住上市地位,那麼他們為何還熱衷委託貸款和理財?難道越被ST反而越不差錢?

  北京一喬姓私募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於這種公司,主營業務往往陷入經營困境,繼續投入資金可能還將出現虧損,對公司業績形成拖累。但參與放貸理財能夠獲得相對較高的短期收益,特別是在增厚業績方面能夠産生非常積極的作用,甚至還可能成為扭虧“保殼”的一個重要途徑,這或是不少ST公司熱衷委託貸款和和理財的原因之一。

熱詞:

  • ST
  • 委託理財
  • 華源
  • 人民幣理財産品
  • 理財計劃
  • 上市公司
  • 委託貸款
  • 民間借貸
  • 收盤價
  • 本利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