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為彌補商品房建設高峰期公平與尊嚴的缺失,從2010年開始,中國進入保障房建設的高峰期。10月25日,住建部部長姜偉新接受國務院委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情況,提出目前保障房建設存在選址離城區較遠、部分質量不過關、退出機制不完善三大問題。
據筆者了解的情況,保障房真正的問題有兩個:一,保障房能否如期峻工;二,保障房分配退出機制能否保證基本公平。
資金仍然是一大難題。據住建部預算,建設1000萬套保障房,所需資金大約在1.3萬億元左右,其中中央財政撥款1292.66億元,佔比不到10%,餘下絕大部分需地方自籌,於是包括北京在內的一些城市試點貸款公積金建保障房。此外,全國社保基金已經在南京、天津、重慶三地,通過房地産信託基金的方式,為當地的公租房建設提供融資。但相比龐大的缺口,還是杯水車薪。
保障房的分配退出機制更是公平的核心。保障房給予完整産權是鼓勵欺詐,讓有權者獲得資産溢價,絕不應該發生。對些,住建部報告也指出,對購置型保障房,要完善並嚴格執行交易時對收益調節的規定,消除牟利空間。
保障房運動是民生體現,越是高效公平,數據越是真實,越能體現稅收法治原則下政府與民眾的良性互動。杜絕數據注水,杜絕保障尋租,尤為關鍵。(葉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