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昨天,國務院有關增值稅制度改革率先在上海展開試點的消息,引起了市民廣泛關注。雖説增值稅改革是一項行業性政策,與自然納稅人關係不大,但不少專家在解讀時認為,增值稅改革其影響力將是巨大的,包括企業、個體戶和個人都可望從中獲益。
減少對企業重復徵稅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表示,增值稅擴圍不僅是稅制改革的“重頭戲”,也是為企業減輕稅負的一個大動作。目前服務業繳納的營業稅中存在重復徵收的問題,加大了企業稅負。比如在物流行業,如果運輸和倉儲業務分開,分屬不同的法人,運輸和倉儲環節就都要徵收營業稅。據中金公司測算,該試點若擴大到全國,試點行業的稅負將減少約470-700億元。因而,賈康指出,由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可以減少重復徵稅,降低服務業稅負。
服務價格或隨之降低
增值稅改革對普通百姓有何意義?業內專家表示,由於改革産生的傳導作用,同樣會對普通個人帶來好處,比如此次試點的交通運輸行業與物流密不可分,而物流業直接關乎民生。因為消費者購買商品時,其實也承擔了其中的運輸成本。實行增值稅改革後,隨着行業自身稅率的降低,其經營成本降低,可能使一些相關産品或服務價格隨之降低,間接利好消費者。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則舉例説明了這一問題,目前蔬菜流通一般要經歷四五個環節,每個環節都要徵營業稅。這就造成了菜價居高不下,農民沒掙着錢,而賣菜的小販也沒有太大利潤。“從目前情況看,實現點對點的銷售還是不太可能的,將營業稅改為增值稅是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蔡進認為。
增值稅
第一大稅種,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産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有增值才徵稅,沒增值不徵稅。
營業稅
營業稅是對在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産或銷售不動産的單位和個人,就其所取得的營業額徵收的一種稅,徵收範圍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