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江蘇華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19日幸運地通過了發審委審核,即將成為中小企業板塊中的一員。但是,公司還有很多待解之謎,例如金屬打包設備的産銷矛盾的疑團,以及嚴重違背了高管人員與關聯方嚴格分開的規定等重大問題。
金屬打包設備的産銷矛盾
華宏科技的主營産品共涉及四類,分別為金屬打包設備、金屬剪切設備、廢鋼破碎生産線和非金屬打包壓縮設備。其中金屬打包設備是該公司最主要的産品,2011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14084.92萬元,佔全部營業收入28541.45萬元的49.35%,因此該類産品的生産和銷售情況自然是該公司最主要的管理對象。但是就是這項産品,其最近兩年及一期中均處於産不應銷的局面,這裡面存在很大疑點。
根據招股説明書産銷數據披露,金屬打包設備2009年到2011年上半年的産量非別為1413台、2120台和1114台,而同期的銷售量則分別為1522台、2146台和1135台,則不難計算出在這兩年半時間裏華宏科技的金屬打包設備銷售量比生産量分別多出109台、26台和21台,合計多出了156台。則令人疑惑的是,多銷售出去的設備又是從何而來?
相信任何一名熟悉工業企業生産和銷售流程的人都會知道,企業通常不會出現連續的産不應求或産大於求的情況,後者勢必導致産品積壓進而導致現金流緊缺,同時還將承擔存貨跌價風險,而後者則更加不可思議,沒有生産又何來銷售呢?從華宏科技披露的相關數據來看,僅有2008年出現了産大於求的情況,而多生産出來的産品數量也僅為113台,仍然大幅小于後兩年半多銷售出去的數量,那麼這裡面便存在了很大的財務疑點。
三名董監事的“免費午餐”
招股説明書高管薪酬部分披露,2010年度有三名高管人員未從華虹科技處領取薪酬,其中兩名人員從第一大股東華宏集團處領薪,另一名人員從控股子公司華宏化纖處領薪,涉及崗位分別為董事長、董事和監事會主席。
三名董監事的“免費午餐”看似減輕了華宏科技的人力成本壓力,進而能夠提高其盈利能力和凈資産,但是問題在於此舉顯然違背了高管人員與關聯方嚴格分開的界定,俗話講“拿人錢財、與人消災”,這三位在公司經營決策中極具話語權的高管,卻在替第一大股東打工,那麼又怎麼能夠保證他們在涉及關聯利益的重大決策時,能夠不偏向自己的東家呢?
更何況,通常來説在公司上市前,第一大股東還有著承擔費用、扮靚上市公司業績的“衝動”,而在上市後則順理成章地將相關人力成本轉移到上市公司來。從信息披露數據來看,這三名高管人員年度薪酬合計60萬元,則再算上社保、住房公積金等人力支出,金額約在百萬上下,那麼這便難逃通過關聯交易降低擬上市公司費用的利潤操縱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