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文化産業必將迎來“黃金時代”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5日 11: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華網昆明10月24日電(記者 陳鵬)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給全國的文化工作者帶來巨大鼓舞,文化大省雲南的文化專家們也群情激昂,他們認為這一劃時代的文化綱領奏響了“文化強國”的最強音,中國的文化産業必將迎來“黃金時代”。

  六中全會的一大亮點是對文化産業的空前重視:加快發展文化産業、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有利於文化繁榮發展的體制機制。

  對此,雲南省文産辦專職副主任田大余説,這是中國推進文化産業的一記嘹亮號角,其戰略高度前所未有,文化強國將作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條件之一,其中文化産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支撐”等表述更是史無前例的,就這一點來看,文化産業必將迎風破浪、直挂雲帆,迎來新的黃金時期。

  “以雲南為例,文化資源極為豐富,但如何將資源轉化為資本,如何將業已興起、不斷創造了‘雲南文化現象’的雲南文化産業推向新高,則需要我們基層的文化工作者踏踏實實做出成績。下一步,雲南將從産業發展規劃、項目合作及招商引資、政策調研及出臺、要素市場的培育、人才引入和培養等等諸多環節拿出具體措施,力爭抓住契機,將雲南的文化産業推上新的臺階。”田大余説。

  雲南文化産業投資控股集團總經理陶國相認為,六中全會對文化産業的意見和要求令人無比振奮。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需要不斷增加文化內涵,其中文化産業的蓬勃發展才能為其提供實質性的內容,才是實現軟實力的有效手段。“文化産業要取得突破,最重要的一點是通過文化體制改革來暢通路徑、營造環境,為文化産業開路搭橋,真正實現文化資源的優化配置,使文化産業適應人們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就雲南的情況來説,他認為當務之急就是從機制體制的創新入手,從改善文化産業的大環境入手,把“雲南文化”作為支柱産業來抓,雲南文化産業必將飛奔向前。

  雲南出版集團公司副總龍雪飛認為,文化産業的提升還有待於更多人才的培養和匯聚,對此必須給予相當重視;目前全國還沒有形成良好的人才流動機制、激勵機制和管理機制,還沒有形成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等良好的社會環境,這是文化産業的最大障礙;作為文化産業發展較早、成績斐然、文化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5%的6大省區之一的雲南,在這方面更應該臥薪嘗膽、有所作為,尤其在人才引入機制等方面做出表率。

  雲南省社科聯主席范建華表示,中國要實現文化強國的目標,必須有強大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與文化産業體系做支撐,尤其後者,它的飛速發展才能使文化産品佔領市場、形成品牌、參與國際競爭,才有望輸出我們的核心價值觀,順利實現文化強國的目標;這需要各省區市結合實際,腳踏實地付出艱辛的努力。但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警惕新的“文化躍進”傾向,即不顧實際、不講科學、盲目發展、破壞資源等等,那只會給文化産業帶來傷害。

  “無論如何,六中全會精神對每一個文化工作者都是一劑強心針,我們應當牢牢抓住機遇,創造和擁抱文化産業的黃金時代。”范建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