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百年老店柯達命懸一線 轉型失敗釀苦果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5日 09: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營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李娟

  如果固守舊業務會不會被未來技術趨勢所淘汰?而弱化主要現金來源的舊業務、貿然進入一個新市場,如果失敗怎麼辦?柯達的疑問你是否也有……

  131歲的柯達要破産了?

  這個未經證實的爆炸性新聞近日來不啻在美國股市投下一枚炸彈。儘管伊士曼柯達公司(以下簡稱“柯達”)發言人第一時間對傳聞矢口否認,稱柯達沒有申請破産保護的意向。但懷疑的陰影卻不曾消散。消息傳出當日(9月30日),美國紐交所柯達股價下跌54%,市值更是一日內蒸發超過3億美元。資本市場固執的認為:這家曾以“柯達膠卷”紅遍世界的企業正面臨著巨大的麻煩。

  而柯達則堅持“公司依然運行在正確的道路上”。柯達CEO彭安東説:“柯達現在面臨的一切沒有不能被克服的。”

  是無奈墜落還是悄然崛起?對於百年柯達而言,此刻命懸一線。

  柯達“霉運”連連

  “柯達公司與Jones Day自2003年就已經展開密切合作。這並不是新聞。”柯達公司在給《中國經營報》記者的回復郵件中如此表述。

  這家名為Jones Day的律師事務所正是引發此次“破産説”的“導火索”。美國媒體報道稱,柯達聘請該律所進行業務諮詢以權衡是否申請破産保護。

  值得一提的是,Jones Day因精於重組及破産業務在華爾街享有不小的名頭,其較為早期的客戶有雷曼兄弟與克萊斯勒。

  柯達表示,Jones Day“僅僅是合作幫助處理涉及公司轉型相關的各類法律事務”。他強調公司沒有任何申請破産的計劃。

  一則微小的消息引發外界不詳聯想、繼而導致柯達股票直線跳水。這是一則偶然事件嗎?答案是“NO”。

  自2003年9月柯達宣佈戰略轉型後,萎靡不振的業績一直是其“難言之痛”。柯達最新公佈的2011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連續第5個季度虧損。事實上,在此之前,關於柯達破産的傳言就一直不斷。

  柯達試圖通過專利訴訟和專利出售獲取收入以平衡當下的處境。

  在過去131年中,柯達積累了1萬餘項專利技術。早些時候,蘋果、谷歌等許多大公司就曾因涉嫌使用柯達專利被告上法庭。比如2010年,三星曾支付給柯達5.5億美元專利賠償。

  在約兩個月前,柯達決定一口氣出售1100多項專利。這佔去其專利總數目的10%。有機構估算這或將為柯達換取至少30億美元。眼下,柯達的市值才2億多美元。

  面對柯達以上種種“示好”之舉,華爾街並不買賬。德意志銀行分析師Christ Whitemore説:“無論是現金流、收入增長還是整體增長,柯達都令人失望。”

  不過也有反對的聲音。紐約金融分析師John H. Ford就稱:“柯達股票遭拋售是反應過激。”他認為柯達目前的市值和公司的資産價值有巨大的差距,“比如柯達擁有潛在價值約50億美元的1萬項專利,以及約10億美元的品牌價值等”。

  轉型得失辯

  爭執背後,關注焦點依舊是柯達至今尚未帶來轉機跡象的轉型策略。

  曾經的柯達有多火?就像你會因為蘋果的不平凡,而牢牢記住“如果你沒有iphone,你就真的沒有iphone”這樣酷的廣告詞一樣,在上世紀90年代,“屬於你的家庭歡樂,柯達為你記錄”人人耳熟能詳。

  從1888年第一部柯達照相機上市開始,柯達的成功神話一度延續了近百年。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末,這家百年公司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主營的膠卷業務佔據了市場半壁江山份額,但外界“數碼化”的論調總不時傳來。對於作為行業龍頭的柯達來説,尤為糾結。

  早在1989年,柯達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商品化的數碼相機,柯達關於數碼技術亦積累了海量的專利。

  彼時,柯達困惑的是:如果固守舊業務會不會被未來技術趨勢所淘汰?而弱化主要現金來源的舊業務、貿然進入一個新市場,如果失敗怎麼辦?

  後來的故事你我皆知——在反復的猶豫糾結中,柯達錯失了數碼轉型的恰當時機。等到其2003年下定決心轉型之時,曾經的競爭對手在新領域的競爭優勢已然建立。

  “企業在經營高峰時想要轉型,阻力會非常大。因為這時候資金充沛、管理憑藉慣性、人事上各自穩定和享有榮耀。一旦轉型,龐大的固有業務會對企業産生極大牽制。”

  在清華經管領導力研究中心研究員秦合舫看來,這讓柯達當年對於轉型變革的緊要性和必要性缺乏動力。

  秦合舫分析,成功轉型的公司至少包括了以下經驗:1.擁有一個強大的領導者或者領導團隊,具備行業前瞻意識,重視公司長期利益勝過短期利益;2.原有公司管理架構和公司文化儘管會和轉型發生或多或少衝突,但整體支持轉型;3. 還需要較好的運氣。

  “這其中,企業有沒有代表長期利益的意志力量出現就至關重要,它可以是某個人或者某個團隊”,而柯達在當年迷茫的十字路口,這樣的力量是缺失的;同時柯達股權分散、資本更追逐短期利益的特性也拖延了柯達的各類轉型決策。

  而在2007年12月,柯達實施第二次戰略重組時,2008年金融危機突然而至,不幸地結束了柯達短暫的復蘇勢頭。

  如履薄冰的當下

  轉型後的柯達將自身定位在數碼影像領域。現在柯達的産品主要分為面對消費者市場和面對商用市場兩部分,由整合後的三大集團(消費數碼影像集團、圖文影像集團和膠片影像娛樂産品集團)運營。

  這其中,圖文影像是柯達最大也最為倚重的業務板塊,其服務對象為商用客戶。從數碼製版(印前)、數碼印刷、流程管理、再到印後的數碼掃描,柯達的服務範圍無所不包。

  “柯達的轉型方向和當下大公司的轉型趨向是一致的”,秦合舫在研究中發現,從上個世紀末開始,很多行業都受到了數碼化的衝擊,而這直接促使了行業內大企業的轉型。

  “在數字化出現之前,企業間的技術是彼此封閉的,數字化讓複製、分享變得輕而易舉,通過特定的技術生産出某一産品變得不再神秘、不再困難。這意味著企業很難再通過這種方式建立競爭力。”

  大企業們轉而去搭建一個“系統”,即不再孤立地去做某個産品或某項服務,而是挖掘業務背後的“系統性關聯”,形成一種合力效果。

  以蘋果為例。蘋果旗下的主要幾款産品,有ipod(MP3)、iphone(手機)、Mac(一體式電腦)、ipad(平板電腦),這些産品看似獨立實則緊密相連,它們有共同的風格特徵,共享兼容的操作系統和平臺,可以接入獨有的iTunes音樂商店和App store等。這些讓整個蘋果形成一個系統集成、不可分割。

  系統集成的價值在於競爭門檻高、可複製性低。它要求企業具備極高的資源統籌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現在谷歌、IBM、GE、蘋果走得都是這樣一條性質相同的路:或“硬體+軟體”、或貫穿全流程的服務和産品提供等等。

  柯達在重組期間花掉約25億美元鉅資並購了6家數碼印刷巨頭,這些企業業務遍及印刷領域的各個環節。用柯達亞太區總裁史帝夫格林的話講,整合後的柯達是數碼印刷領域全面解決方案的提供商。

  “從輪廓上看,柯達搭建起了一個系統集成的架構,盡可能地系統化,讓自己變得不可替代、有競爭力。”秦合舫認為,假以柯達充分的時日和寬鬆的環境,誕生一個奇跡未嘗不可能。

  然而問題是,對於急功近利的華爾街來説,究竟還能容忍不盈利的柯達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