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吉利收購沃爾沃一週年:激活沃爾沃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4日 13: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騰訊財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導讀]以最多元的管理團隊捍衛北歐血統,以最快捷的決策鏈條穿越文化磨合期,這個瑞典品牌肩負著吉利雙核運營的艱巨使命—迄今最轟動的中國汽車業跨國並購整合案週年記錄

  文 《環球企業家》記者 沈瑩

  2011年8月23日,北京,沃爾沃汽車發佈全新的品牌戰略規劃。時值本世紀最轟動的跨國並購案一週年,這個擁有83年曆史的瑞典汽車品牌在更換中國股東後,首次舉辦面向全球的大型品牌活動及未來重要目標。

  在這個隆重的場合,本次並購的主導者,吉利汽車及沃爾沃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卻有意缺席。

  和一年前每天接受幾輪採訪的主動曝光不同,48歲的李書福現在甚少出席沃爾沃的活動,也不願過多接觸媒體。

  而即使出現在公眾場合,可能也碰不到印象中的“李書福”—那個喜歡寫富有韻律的詩歌、曾成功預言通用汽車破産、極具個人色彩的本土企業家,飽受爭議,從無到有地製造了中國規模最大的民營汽車公司(詳情請於Gemag.com.cn點擊《李書福的新冒險》)。

  如今,他注意修繕自己的言行,在和西方同行交流時,克制性情的直接流露。在接受《環球企業家》專訪時,他坦言:擔心個人言論干擾管理層,希望以自己的回避來凸顯沃爾沃的獨立地位。

  與此同時,這起意義重大的汽車收購案,也在喧囂之後歸於沉寂。

  張芃、沈暉、斯蒂芬雅克布(Stefan Jacoby)……陸續加入參與收購的數十位明星職業經理人,漸從鎂光燈下退場,回歸日常運營。相比一年前的光環籠罩,跨國運營一個高端品牌的路途泥濘又沉悶。

  企業內部的中西文化如何融合?龐大的後續經營資金從何而來?如何打破德係三強牢牢控制的全球高端汽車市場格局?除卻這些普遍疑問,作為汽車業典型的“蛇吞象”並購,切實的拷問要嚴酷得多。

  事實上,吉利收購沃爾沃之所有備受關注,首要原因是恰逢全球汽車業格局更迭。底特律三巨頭觸底反彈之際,也意味著該産業被1990年代的並購潮所刺傷。而新一輪並購仍不期而至,繼印度塔塔汽車收購路虎、捷豹後,來自新興市場的玩家進一步站穩腳跟。亞洲新勢力將如何掌控一個歷史悠久的高端汽車品牌,就連西方人自己,也充滿好奇—沃爾沃的前東家福特汽車可能尤甚。

  另外,兩者的懸殊加大了質疑的空間。沃爾沃是瑞典最大的轎車公司,即使在金融危機嚴重的2008年,仍保持了35.9萬輛銷量、147億美元(約合100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收入。而吉利總資産只有230億元人民幣,進入汽車業不過十年,資質平平。況且,中國企業在消費領域的大型海外收購,TCL收購湯姆遜,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上汽收購雙龍,均險象環生。

  時至今日,這樁舉世矚目的並購案除去百日交割,磨合期只有260多天。但已經出現“矛盾”現象—

  一方面,沃爾沃自身的造血機能已出現康復跡象。今年前6個月沃爾沃全球銷量同比增長20.3%至23.1萬輛,中國區銷量同比增長36%約 2.1萬輛。由於銷量上漲,沃爾沃在瑞典當地增招了1200名員工以擴大産能,同時,委託第三方調查的最新數據顯示,沃爾沃全球員工的滿意度達到了84。這是近幾十年來的最高滿意度指?數。

  但另一方面,就在最近,吉利募集債券的舉動,以及收購沃爾沃之後吉利資産負債率的上升,引發了外界對於吉利是否有財力為沃爾沃持續輸血的憂慮。以悲觀角度來看,在破産邊緣掙扎的瑞典品牌薩博簡直是種不祥之兆。

  在這種雙重跡象中,有必要還原吉利旗下沃爾沃團隊一年來的真實作為。在另一個意義上,沃爾沃團隊承載的使命本就是雙重甚至多重的(這也是為何,沃爾沃最新推出的“天地”概念豪華車車型被認為是種“妥協的産物”)—從零打造一家跨國汽車公司,開創一個具有歐洲背景的中國自主品牌,激活沃爾沃強悍的北歐血?統。

  —關於北歐血統,李書福,這位中國的“本田宗一郎”對《環球企業家》説,“我要讓沃爾沃放虎歸山,恢復自由,找回當年的感覺,恢復當初的野心,才是市場競爭的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