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市值變動預示未來反彈機會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4日 10: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報訊 7月以來,A股已經經歷了3個月的調整,截至10月21日收盤,滬、深指數3個月來的累積跌幅均超過17%。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經歷了3個月的下跌之後,兩市總市值排名前100位股票的總市值從16.6萬億縮水至14.9萬億,縮水規模約為10%;後100位股票的總市值則從1300億縮水至1080億,縮水規模達到17%,同期而言,大盤股相對“跑贏”了大盤。

  記者發現,總市值排名靠前的多以大盤績優藍籌股為主,前100位的平均PE為21.26,而排名靠後的則充斥著各種ST、*ST等一些小盤題材股,後100位的平均PE為113.62。從總市值縮水的數值上來看,在下跌環境中,大盤藍籌股要明顯比小盤題材股更具有防禦性。時至今日,長時間、大幅度的下跌使投資者對反彈充滿了期待,投資趨向性又該如何取捨?

  “目前大盤藍籌的估值明顯佔優,即便出現反彈行情,也應當基本面為主,業績為王。”西南證券資深策略研究員張剛在接受《大眾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價值投資應該是我們的首選,好的業績和基本面為這些大盤藍籌的股價奠定了基礎,因此即便是單邊下跌的行情,它們依然體現出了很好的抗跌能力。如果反彈行情出現,那麼由大盤藍籌發起的概率是相當高的,但身為大盤股,運作起來需要更大量的資金,這對量能的要求會很高。持續推動難度較大,那麼反彈掀起之後,一些績優的小盤股和較好的題材股也會有所表現。

  廣州證券策略研究員趙巧敏則認為,市場表現不佳的時候,安全邊際及業績就成為了首要的考慮因素,大盤藍籌多數估值較低,安全性較好。市場反彈的環境下,彈性較好的週期類股票以及中小市值的個股更有利於資金的推動,是比較好的選擇,但最終的收益是和風險成正比的。市場漲跌交替的環境,使得大小盤風格轉換在所難免,多方面因素決定了題材股與藍籌股攻守不可兼得,唯有“順勢”才會“有為”。

  記者 惠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