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終於開閘的專戶資格審核,17日迎來了四位客人遞交申請。總以為夢想照進現實會激動人心,然而“拿到資格很重要,但産品發行還無具體日程”卻成了不少中小基金的共同回應。比他們更“淡定”的還有持照公司和私募,以及“虧怕了”的基民。
“做不了專戶業務,就很難跟那些大公司公平競爭。”基金專戶成立三年多以來,總是伴隨著中小公司的抱怨聲。“凈資産不低於2億元、管理資産規模不低於200億元”等硬性門檻10月1日因《基金專戶試點辦法》修訂稿的實施而徹底取消。10月17日,專戶資格審核正式開閘。在這之前,67家基金公司中只有37家開展了專戶業務。
專戶業務是塊誘人的蛋糕,垂涎已久的基金公司自然要先拿到手,只是敢急著張口的卻不多。“拿到業務資格是必須的,可以拓展新的領域,至於何時發産品還不明確。”匯豐晉信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摩根士丹利同樣表示,“積極申請資格,但産品不能硬發,要看業務推進的情況,客戶有需求才會發”。
專戶擴容也將使大基金公司失去特權,但原有的持照公司似乎並不懼怕被“搶飯碗”。“今年專戶不好做,業績也不理想,對於沒有任何業績支撐的中小公司來説當然也會更難。”某大型基金公司市場部經理表示,言語中底氣十足。
專戶作為公募基金中的私募産品,其擴容也可能對私募形成衝擊,但不少私募也異口同聲表示“無壓力”。某私募基金經理的回應就很樂觀,“不管是哪類産品,最終看的都是業績,以前大公司的專戶産品對我們的影響不算大,現在擴容一些,影響也不會太明顯”。
近期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一對多專戶産品跌破面值的超過七成,部分産品虧損嚴重。相比之下,私募的表現還是要好一些。統計中的1152隻私募産品,目前凈值在面值之下的有451隻,佔比約四成。業績跑不贏私募,難怪私募沉得住氣。
專戶市場擴容,投資者也不敢輕易買賬。“之前大公司發行的專戶産品都業績平平,更何況是小公司。”某個人投資者感慨,“目前多數專戶産品在操作跟公募基金相差無幾,缺乏明顯的優勢,至於新的公司,先看看情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