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根據麥可思2008年2月份完成的2007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後調查結果(有效樣本數約20.3萬份),以及2011年3月完成的對同一群體畢業三年後的連續跟蹤調查結果(有效樣本數約10.95萬份)的數據,通過親朋渠道獲得第一份工作的2007屆畢業生三年後月收入仍然低於畢業時通過其他渠道獲得工作者,而且與半年後相比差距進一步拉大。
通過數據對比,2007屆畢業生三年後月收入的差距在“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院校分別為808元、366元、197元。越是層次高的學校,其通過親朋渠道實現初次就業的畢業生的三年後月收入越落後。
從麥可思調查數據可以看出,“親朋”這種求職渠道對於“好就業”(就業數量)能起到作用,但是卻難以保證“就好業”(就業質量),更不能保證日後的中長期職業發展。對於大學生求職者來説,具備崗位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和知識才是保證理想的就業質量和中長期職業發展的法寶;對於高校來説,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的最重要途徑在於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社會關係對於大學生求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大學生並不一定非得依賴家庭或父母的關係,也可以通過在校期間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實習實踐等來建立和發展自己的人脈。美國的一些大學會開設一門叫做Networking(拉關係)的就業指導課程,用以指導學生“自力更生”經營自己的人際關係網絡。(記者史雅喬)